本报记者 付凯明
国庆节前的一天早晨,在博爱县月山镇养老院,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忙着给五保老人修脚、理发。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中年人笑得特别灿烂。他说,他在给老人带去幸福的同时,自己也感到了幸福。阳光照在志愿者和五保老人的身上,好一幅温馨的画卷!
这个中年人就是博爱县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月山工商所副所长马明水。
在志愿者联盟,大家都叫马明水“马哥”,这样称呼不仅因为马明水的年龄大,更因为他的朴实人格和踏实作风。马明水说,做人做事就要像阳光一样,不仅要照亮自己,还要照耀他人。
马明水淳朴善良,一直把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信条。看到别人在路上乱扔垃圾,他会随手捡起来;看到路边有人焦急地等车,他会热心地送上一程;看到路边的流浪汉,他还会帮忙联系救助站……2012年10月的一天,马明水在与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说起自己在外地做志愿者的经历,感慨博爱还没有这样的民间组织。随后,马明水和两位朋友建立了一个QQ群,取名为博爱志愿者联盟。创立之初,力量薄弱,三个人经常辗转于博爱的各个角落,自己出钱为贫困户送米面,印发宣传单,在当地倡导志愿行动。好事做多了,志愿者联盟的名字也响亮了起来,两三年后,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群体,博爱县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博爱县志愿者联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目前的近500人,离不开马明水的辛勤付出与不懈探索。近年来,博爱县志愿者联盟共为高考学子提供饮用水1500余件,出动服务车辆200多台,组织5000余人参加志愿服务,长期帮助数十位孤寡老人,组织慈善公益活动100余次……2016年9月,博爱县志愿者联盟被博爱县委授予“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在慈善的道路上,博爱县志愿者联盟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志向远大的马明水还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和规划。由他发起,经博爱县志愿者联盟理事会研究决定,自2017年起,启动博爱县全区域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建立以县志愿服务中心为枢纽、各村志愿服务站为支撑、全体志愿者为终端的三级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全县、引导全员、贯穿全程的新型志愿者服务体系,使志愿者服务更加全面、科学、精细、专业。以此为契机,马明水还要把博爱县志愿者服务打造成全国县级志愿者服务的标杆。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马明水深信,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将慈善事业坚持做好,就一定能让慈善的种子在他深爱的土地上成长为参天大树。
记者手记
慈善事业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只要我们用行动感染大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用爱心奉献社会,这种正能量是推动社会进行的强大力量!
马明水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心,无数次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有人说他傻,也有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但马明水始终坚信:做善事发自内心,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回报。马明水说,在慈善这条道路上,他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自己和志愿者联盟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帮助他人,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