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气温逐渐降低,感冒患者也随之增多。近日,一位读者致电本刊热线,说是自己感冒去看中医,医生对他说了一些什么表呀里呀的话,还说他的病属于表证,不要紧。为此,他感到很茫然,想让记者帮忙咨询一下中医专家,表证到底是什么。昨日,记者找到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脑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谢静红,向她请教一番。
“这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可是中医的根本。因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中,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比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对于病位的外内浅深,这是广义的表里概念。从狭义的方面来说,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为势退。这也是古人常说的‘有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谢静红说。
“那么,这位读者的感冒如何辨证表里呢?”记者追问道。
谢静红接着说:“表里辨证,在外感风寒疾病的病辨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辨证,可以察知病情的轻重,明确病变部位的深浅,预测病理变化的趋势。其中,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医生了解了患者的轻重进退,就能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伤寒六经病辨证、温病卫气营血证辨证,都可理解为表里浅深轻重层次划分的辨证分类方法。”
谢静红进一步解释:“临床上,表证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等特点。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为主要表现症状,或者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外邪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所致。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症候。里证按八纲分类有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里证的具体症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伤寒六经病辨证、温病卫气营血证辨证等方法,才能进一步明确。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病情较重,故治疗方法较多,一般不如表证之较为简单而易于取效。另外,还有半表半里证。”
记者听了如获至宝,开玩笑地问:“这么一学习,我是不是也能辨证表里了?”
谢静红笑着说:“那可不容易。如果表里加上寒、热、虚、实进行辨证,还要区分表寒、表热、表虚、表实、里寒、里热、里虚、里实以及表里俱热、表里俱寒、表里俱实、表里俱虚、表热里寒、表寒里热、表实里虚、表虚里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