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中医院将举行世界骨质疏松日惠民公益活动
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河南省城市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问答
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
八纲辨证说表里
汲古求新腕踝针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汲古求新腕踝针
——中医绝技探访之十五
作者: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医博大精深,犹如一座宝库。但是,再好的东西也需要不断发展创新才会有不竭的生命活力。自《中医绝技探访》栏目开办以来,在不断挖掘中医传统绝技的基础上,记者一直想找点新的东西写写。这不,听说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康复科有一种技术——腕踝针,是现代人在古人基础上的创新,便赶紧前往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康复科,找被患者称为“谈一针”的该科主任谈建新一探究竟。

  在康复科的治疗室,记者看见了正在为患者治疗的谈建新。只见他先拿起一根5厘米长的毫针斜着扎进一位患者的背腕处,用拇指轻捻针柄,然后,他又将针放平,这时针尖处的皮肤上鼓起了一小片,接着他又将针向皮肤里扎进去一些。随后,他按照之前的方法又在旁边扎了一针,跟着又在患者另一只手的对应部位扎了两针。最后,他用医用胶布将这几根针固定好,并交代患者需要停针30分钟。整个治疗过程也不过几分钟。记者惊奇地问:“好了?”“好了!”谈建新干脆地说。记者扭头问患者:“你咋了?”“肩周炎,痛得特别厉害。”“现在感觉咋样?”“嗯,感觉明显好多了。”

  记者不解地问:“有这么厉害吗?”谈建新笑着说:“‘下针即效’是腕踝针疗法最大的特点之一。无论什么疾病,只要按照腕踝针疗法的操作要求进行针刺,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那些疼痛性疾病。无痛或微痛也是腕踝针疗法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传统针刺疗法一般要求取得针感,即患者的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等针刺感应现象。而腕踝针疗法针刺时不要求患者出现这些感应,并以针刺部位无任何感觉为宜。还有,这种疗法易操作,针刺时不需要患者脱衣,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均可操作治疗。另外,这种疗法取穴少,最多不超过5个。”

  听了谈建新的介绍,记者更加感兴趣,继续追问:“这种疗法是谁发明的?”谈建新耐心地解释:“腕踝针疗法是一种皮下针刺疗法。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署教授在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的经络学说,耳针、穴位、针刺法的启发,经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研究表明,腕踝针疗法所治疗的病症涉及临床各个方面,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可以这么说,凡是传统体针能治疗的疾病,腕踝针疗法均可治疗。”

  “这也太神奇了,就在手腕和脚踝部位扎几针就行了?”记者问道。“按照腕踝针疗法的要求,需要在人体的手腕、脚踝部位进行分区施针。”谈建新一边说一边在记者的手腕上比画:“你看,这上肢区域,手腕的内侧面从尺骨到桡骨方向依次划分为1区、2区、3区;外侧面,从桡骨到尺骨方向依次划分为4区、5区、6区。上1区主治前额部头痛、眼病、鼻病、三叉神经痛、面肿、前牙痛、流涎、咽炎、气管炎、恶心、呕吐、心脏病、高血压病、眩晕、盗汗、寒战、失眠、癔症、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上2区主治颞前部痛、后牙痛、腮腺炎、颌下肿痛、胸痛、胸闷、回乳、哮喘、手掌心痛、指端麻木等。上3区主治高血压病、胸痛等。上4区主治头顶痛、耳痛、耳鸣、耳聋、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肩周炎或肩关节前部痛、胸痛等。上5区主要治疗颞后部痛、落枕、肩痛、肩周炎或肩关节外侧部痛、上肢麻木和过敏、上肢运动障碍、肘关节痛、腕和指关节痛、手部冻疮等。上6区主治后头痛、枕项痛、脊柱的颈胸段痛等。此外,脚踝也有相应的分区以及相对应的病症。”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