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命不息 艺术不止
实体书店“突围”需紧跟时代步伐
整治文化市场环境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焦作工作站挂牌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欣赏化石哪里去 请到和湾化石地
焦作铁塔公司 “职工书屋”获殊荣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不息 艺术不止
——记马村区书画家协会主席贾玉成
作者:本报记者 郭嘉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对于书画,马村区书画家协会主席贾玉成说,书画是他的全部,如果不写字、画画,人生将毫无意义。

  10月9日,记者在马村区文化馆见到了贾玉成。

  贾玉成,1959年生于焦作市博爱县,现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焦作市荟文书画院副院长、马村区书画家协会主席。

  对于贾玉成来说,走上绘画之路纯属偶然。

  “我特别喜欢看书,小时候经常去县里的文化馆借书看。”贾玉成说。12岁那年,在去文化馆借书时,看见有人在画画,觉得好奇就上前看了看,这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开始在文化馆学习绘画。

  贾玉成说:“学习绘画的都是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人,老师规定每天要画40幅速写。”就是这样大量的练习为其今后的绘画之路奠定了基础。

  14岁时,贾玉成开始练习书法,并为每天的习练作了规定,即定时、定师、定量。那时,他坚持每天4时起床,画一幅画,临一幅帖,即使生病也没有中断过。

  他说:“只有不断练习,技艺才能不断进步。”有时,为了创作一幅画,他经常从第一天中午画到第二天下午。

  “‘定师’就是指定老师,临什么帖就要像什么,开始我给自己规定每天临50个字,后来改成100个。”贾玉成说,临帖不在多,但一定要像,只有先临摹临得像,慢慢地才能有自己的风格。

  贾玉成擅长画花鸟、竹子。他画的竹子在表现方法上极富创造性。贾玉成说:“画竹子必须得观察,不同品种的竹子有不同的特性,竹节、叶子都不尽相同,只有不断地观察,画出来的竹子才富有生命力。”

  贾玉成的画重神韵、重内涵,能让人从中看出画中人的所思所想。

  贾玉成觉得每次练习书法的过程都是一种享受。他说:“写楷书时,如果坐姿正确,就像练太极拳一样,身体上下通气,舒服得很啊!”

  1980年,贾玉成到马村区文化馆工作,1985年,任马村区文化馆馆长。1987年,贾玉成的书法作品参加了河南省首届行书展,焦作共有4人获奖,他是其中之一。

  贾玉成特别喜欢文化工作,担任马村区文化馆馆长以来,为繁荣马村区的文化事业、丰富马村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付出了很多。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阵地很重要。”贾玉成告诉记者,为了让马村区书画爱好者有学习交流的场所,他专门在马村区文化活动中心腾出一间房设立创作工作室。每周,书画爱好者都要聚集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

  除了提供场所外,贾玉成还致力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贾玉成做这些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仅仅是因为喜欢。“我每天写写字、画画画,为喜爱艺术的人提供平台、搭建桥梁,就很满足啦!”贾玉成表示,对于艺术这件事,他会一直坚持下去,永无止境。

  下图为贾玉成在练习书法。

  郭嘉莉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