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新忠 通讯员吴沛萌)近日,云台山景区传来喜讯,在10月26日至27日举办的2017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研讨会上,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从全国176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
据了解,为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共分四批命名建设了176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对前三批科普基地进行了评估,包括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内的32个科普基地被评估为优秀。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推进国家特色科普基地建设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优秀科普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将32个优秀科普基地命名为“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自建设以来,在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解决群众就业、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提升景区品位和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方面,都彰显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一直将科普工作作为公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主动创新科普手段,积极开展面向大中小学生和广大游客的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年,该景区总占地面积120亩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共设11个展厅、156块展板和328块标本,充分利用图片、文字、模型、实物、影视、虚拟现实等多种“黑科技”向游客展示云台山的地貌演变和地质特征,做到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科普知识的全方位普及。
下一步,云台山景区将持续发挥科普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为提高全民国土资源科学素养,提升国土资源事业公众认知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