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为贯彻全国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环保部《关于在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领域推广随机抽查制度的实施方案》《关于2016年全国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实情况的通报》等相关文件精神,日前,市环保局要求,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力度,完善污染源和执法人员信息库及随机抽查系统,健全配套制度及机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的要求。
“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监管模式。为确保我市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落到实处,该局进一步完善“两库一系统”,要求各单位要在省污染源双随机抽查管理系统中,根据管理权限和分工,健全和完善辖区内污染源和执法人员信息库、随机抽查系统,并与有关部门或科室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辖区内污染源信息库全覆盖和及时更新。同时,实现上报到省污染源双随机抽查管理系统的内容要与现场执法信息系统、案件查处系统等系统相衔接,实现执法信息全程管理、内部共享和任务统筹调配。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该局积极健全配套制度及机制,要求各单位进一步规范随机抽查工作计划、抽查程序、过程保密、信息公开等制度;每月定期公开随机抽查情况信息,将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等机制。同时,在完成重点排污单位、一般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最低抽查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按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和《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监管对象进行科学分级,建立差别化管理机制,降低守法企业检查频次,增加违法企业检查频次,做到兼顾公平且突出重点。同时,该局合理匹配执法能力与执法对象,要求各单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软件与硬件建设,强化监测、执法联动响应机制;将执法人员按照能力、擅长专业进行分组,排污单位按行业类别进行分组,将专业化执法和随机抽查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对应,提高执法效率,并结合2017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及辖区管控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重点排污单位中废水、废气排放企业的检查频次和信息公开强度。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市环保局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危险废物堆场、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区、再生水灌溉渠(包括高尔夫球场和渗井渗坑)、石油化工生产及销售区等都纳入重点排污单位或特殊监管对象,要求机关各科室、各单位根据《关于印发调整机关部分内设科室职能的过渡方案的通知》确定的工作职责和分工,牵头负责本科室或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其中,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合牵头科室或单位的情况,按照“双随机”原则,做好人员和被检查对象的随机抽查工作。另外,要求各相关科室或单位在重点排污单位、一般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的日常环境监管执法事项和行业执法检查、区域执法检查等专项执法检查中,全面落实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确保在环境执法上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