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民政月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市民政局开展 “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
我市“敬老月”活动丰富多彩
我市五家社区被省减灾委命名为 “河南省2017年度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老人心中的天使
多措并举抓好安全生产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心中的天使
——记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孟小翠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孟小翠(右)在与老人赵桂花交谈。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摄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照进来,暖烘烘的,让倚靠在病床床头休息的74岁老人赵桂花感到十分惬意。

  然而,让老人倍感温暖的,不仅是正在享受的阳光,浑身暖流一般热乎乎的是此时此刻拉着她的手、和她唠嗑的护士长孟小翠。

  “姨,今天吃的饭怎么样?可口不?不要担心身体,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保重身体最要紧。”拉着老人的手,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孟小翠温声细语地说。“闺女,姨没事,姨好得很……”说着,老人用手轻轻擦去眼角的泪花。

  “姨,不要哭,我们大家都很关心您,我们都是您的亲闺女。”孟小翠边说边走过去把坐在轮椅上的孙八斤推到了赵桂花面前。今年50岁的孙八斤是赵桂花的儿子,1999年患脑出血,为了照顾儿子,赵桂花倾尽全力。然而,在辛辛苦苦照顾儿子十几年后,赵桂花自己也患上了脑出血后遗症,年事已高的她再也无力照顾儿子,于是,只好和儿子一同住进了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

  “没事多陪妈妈说说话,妈妈为了你付出了全部心血,多不容易啊!”孟小翠反复叮嘱孙八斤。

  刚刚在护理员照料下洗过澡、刮过脸、剪过指甲的孙八斤显得干净整洁,尽管他说话含混不清,但微笑的面容流露出他对孟小翠和护理人员的感激之情。

  42岁的孟小翠在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特别是2004年她到该院老年病科担任护士长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她一边不断学习护理知识,一边时刻反省自己,想自己的言谈举止有没有冲撞老人、让老人感到不舒心的地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每天面对着不同病情、长年卧床,甚至有的性格暴戾、怪异的高龄老人,孟小翠始终面带微笑,说话温婉柔和。一有空,她就走到病床前和老人们唠家常、说笑话,看似沉闷的病房常常洋溢着老人们爽朗的笑声。

  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看来,孟小翠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但是,孟小翠心里清楚,自己再有不顺心的事,也决不能把情绪带到病房,带到老人面前。她常常告诫自己:老人们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身体和生活本来就堵心又闹心,如果护理人员再服务不好,言谈举止傲慢蛮横,老人们的心里无疑会雪上加霜。因此,孟小翠始终把老人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

  一次,一位患心血管病的老人在将近弥留之际,儿女们却久久不来探望,甚至将老人的后事全部推给医院。一天下晚班前,孟小翠很不放心,就专门去探望了被疼痛折磨得整夜未眠的心血管病老人。这时,老人随口说了句:“几天没胃口,这会儿要是有碗粥喝就好了。”孟小翠记在心上,准备出门去给老人买一碗粥。可是,此时已是深更半夜,食堂早已关门,到哪儿去找碗热粥呢?她犹豫了片刻,立刻骑着自行车赶到家中,熬好粥后,将粥小心翼翼地装在保温罐里,又趁着浓浓夜色赶回老人身边。当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端到老人面前时,这位孤独的老人霎时泪流满面。

  老年病科向来以危重病人多、护理任务繁重而出名,病人昏迷、呕吐、大小便失禁、污秽满身、臭气逼人是常有的事。而孟小翠没有丝毫的嫌弃,总是心平气和地热情帮助老人们护理身子。老人们在她的照料下,打消了心中的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旁的病人家属看了后,都感动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该院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发脑出血,入院时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喷射状呕吐,满身都是污物,脸憋得发紫,眼看就不行了,孟小翠二话不说冲上前,不顾被污物喷得满身,用手指把呕吐物掏了出来,接着又给老人吸痰、吸氧、输液……同室的患者嫌异味大,纷纷捂住鼻子,吵着闹着要将病人移到走廊上,老人的儿子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孟小翠一面做周围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一面端来温水给病人擦洗,接连换了4盆水才将病人浑身上下擦干净,并替她换上干净的病号服。这时,她已是满头大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一伸手,才看到自己的两个手指被咬了一排深深的牙印,正向外渗着血。病房的患者和家属都非常感动,再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纷纷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老人的儿子也感动得近乎哽咽。老人出院时动容地说:“说什么都不能表达我的心情,慈善医院有你这样的护士长,是慈善医院的招牌,也是患者的福气!”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孟小翠在老年病科工作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孟小翠扎实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使她成了老年内科的“主心骨”、老人的“希望星”,每次给老人治病、做手术,科里都离不开她;哪个病人的静脉穿刺针不好打,哪里的工作最困难,哪个床位的病人护理量最大,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每天,只要老人们看到她走进病房,立刻笑容灿烂,话也多了起来。在孟小翠看来,给老人细心周到地做护理,不仅是一种责任,还是一分孝心。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她都自己花钱给老人买些粽子、月饼,和老人们共度节日。

  2014年5月的一天,科室凌晨3时开始抢救一名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病人全身浮肿,针怎么也扎不进,无法输液救治。孟小翠接到电话后,立即骑上电动车急速赶往医院,由于天黑路况不好,途经医院旁边的村庄时,突然被道路上晒的玉米滑倒,顿时车摔到一边,她自己也差点滑到了路边的鱼塘里,当时她的牛仔裤也破了洞,膝盖流着血。但想到正在等待抢救的病人,她顾不得许多匆匆赶到医院,投入到抢救病人的工作中。7时许,病人转危为安。这时,她才感觉到腿部疼痛,才想到去处理伤口。

  当记者翻开该院的一份资料时,看到该院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15年来,一共收治、康复、养护及临终关怀病残老人4700余人次,养护养老最长的病残老人,已经在该院入住康复、养老11年,年龄最大的老人在该院养老竟活到了101岁……

  长年累月、一年四季守候在老人们身边,不嫌脏、不觉苦、不怕累,是什么原因让她做到了这一点?孟小翠微微一笑地对记者说:“谁家都有老人,我们也有老的一天,将心比心,对老人好就是对自己好,孝敬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能看到老人们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我们做晚辈的,也会觉得很坦然、幸福!”

  看着躺在床上的23名老人,盖着干干净净的被子,感受着偌大的病房内没有一丝异味的环境,我们从心里理解了孟小翠这几句朴实无华话语的深刻含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