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防控糖尿病刻不容缓
足三里与养生
举办重阳节关爱老人送健康义诊活动
生地黄
穴位注射疗法治肺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控糖尿病刻不容缓
——对话市中医院肺病肾病糖尿病科副主任王凡雅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王凡雅在为患者诊断病情。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记者 朱传胜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突显出来,糖尿病发病人群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显示,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近10年增长较快,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近1亿人,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中医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哪些优势?在“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医健康会客厅》邀请市中医院肺病肾病糖尿病科副主任王凡雅,为我们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主持人:对于糖尿病,您能否先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

  王凡雅:糖尿病,中医上称消渴症,是一种从古至今严重困扰人类生活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其发病与遗传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年龄增加、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三多一少”的特点,在临床上,空腹血糖若是大于或等于7mmol/l,随机血糖若高于11.1mmol/l,基本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因其病隐匿、缓慢,很多人是在体检时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的。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溃烂等。从糖尿病到并发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都无法避免,并发症发生率超过80%。若尽早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提前干预,是可以阻止病程发展的。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5年12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20岁~79岁的成年人中约8.8%患有糖尿病,这意味着全球约有4.15亿糖尿病患者。

  令人忧心的是,2015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约500万,相当于每6秒钟就有一个成年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死亡的人数约占全因死亡人数的14.5%,其中46.6%的患者年龄不足60岁。

  主持人:王主任,“世界糖尿病日”现如今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这一名称的变化究竟有何意义?

  王凡雅:糖尿病致贫、致残、致死率很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21世纪的灾难。2006年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以此来敦促全人类关注糖尿病,并号召民众与糖尿病作斗争,向糖尿病宣战。

  主持人:既然糖尿病的危害这么大,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王凡雅:目前医学界对于糖尿病的防治主要依靠“五驾马车”: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而健康饮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并根据体重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尤其是超重和肥胖者。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应采取措施降糖、降压、控制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尽早科学开展综合治疗、规范管理、并发症的监测和及早干预,有利于减少、延缓和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正常生活。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定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乐观的情绪。总之记住一句话:“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饮食上,宜低盐、低糖、低脂,保证高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充足,坚持运动可有助减低血糖水平、减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

  主持人: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都有哪些优势呢?

  王凡雅:在我看来,中医治疗的最大优势期是在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而小于7mmol/l,叫空腹高血糖,属糖尿病前期。它有3个发展方向,一是发展成临床糖尿病,二是维持这种状况,三是转成正常糖耐量。空腹高血糖时期,是中医治疗的最佳时机。在这个阶段,中医会为患者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饮食方案,并进行体质调理,可提高患者转化为正常糖耐量的概率。糖耐量前期的另一种情况叫糖耐量异常,又叫餐后高血糖(超过7.8mmol/l而小于11.0mmol/l)。西医在这个阶段的治疗,一般建议,患者控制饮食,多运动,再有就是用一些二甲双胍的药物来控制血糖。而这时候却是中医很好的切入点。中医讲究“治未病”,未病先治、未病先防,通过干预偏颇体质,可减缓临床糖尿病的发生,这就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所在。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并发症。而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比如,糖尿病合并下肢水肿患者,西医利用利尿药物治疗,但是大量长期使用这种药物,势必给患者带来副作用。而中医可以通过中药与外治疗法——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穴位贴敷、中药足浴、艾灸等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其实,在糖尿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诸多并发症上,中医药均有良好的效果。总而言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标本兼顾、整体调节、疗效稳定、副作用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