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
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月例会 暨决战60天动员大会召开
河南省焦作市“三坚持三到位” 扎实推进以案促改
身残志坚心系生态环境 董占根誓为荒山披绿装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与交通银行焦作分行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市统计局:数库智库驱动服务创新
党和政府送福利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残志坚心系生态环境 董占根誓为荒山披绿装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深秋时节,我市北部太行山区,绿色、黄色、红色的叶子交相辉映,而位于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村一座山包上的大片紫薇树林更是引人注目。栽下这片紫薇树林的是董占根,失去双脚掌的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昔日的350亩荒山野岭披上美丽的绿装,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默默奉献着。

  今年53岁的董占根,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因一次意外烧伤而失去双脚掌,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世纪80年代,他高中毕业后找工作屡屡受挫,便开始在新乡市封丘县老家大面积种植金银花,在周边地区批量销售。1987年,他来我市投奔亲戚,转行做起水产生意,很快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并在我市买房安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淘到人生第一桶金后,董占根开始第二次创业,在我市开办一家石料厂。由于踏实能干,只有几年光景,他的石料厂就成了我市同行业的龙头企业。“石料厂虽能挣钱,但是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能再继续经营下去了。”2008年,董占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毅然关闭了苦心经营且在盈利中的石料厂,同时决定承包荒山植树造林。

  当年,董占根与赵庄村村委会签订350亩荒山的承包协议,并投资近200万元,建起一座以果树种植和家禽、家畜饲养为主的绿色生态园。随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投入100多万元,引进、栽种了品种更加丰富的景观苗木,让初具规模的绿色生态园焕发新的生机。

  站在这片紫薇树林旁向四周望去,董占根内心的充实感溢于言表:“那片是核桃树,那边是梨树、苹果树,远处是柿子树、枣树;这片树林里套种的是金银花,那片树林里套种的是茶花;那里是养鸡场和养猪场;那些是我新栽种的红叶石楠!”

  荒山野岭旧貌换新颜,让董占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这片荒山土质较差,不适合种植果树和观光苗木,他就高价租用挖掘机挖出一个个树坑,从山下拉土填进树坑里,再给每一个树坑施上鸡粪、猪粪等农家肥,想方设法提高树木成活率。“在山上植树,最大的问题是浇水难。”他说。每次植树,他都要从山下引水灌溉,有时浇灌一次就要花费几万元。

  在绿化荒山过程中,董占根还为许多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希望带动更多残疾人和他一起在荒山上植树,实现人生价值。“目前,生态园里负责养鸡场、养猪场和果树日常管理的工人,大部分是残疾人。我们虽然身患残疾,但是都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他满怀深情地说。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