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附近看到,乞讨者身上多了一个“装备”,即胸前挂了一个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施舍者可以扫码付款。
有网友惊叹道:“现在乞丐都紧跟潮流,乞讨用微信支付,感觉自己low爆了。”还有网友评论道:“这真的是乞丐吗?简直亮瞎了我的双眼。”从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很多网友对“二维码乞讨”的态度并不友好,对“信息化乞丐”难以接受。但也有网友认为,施舍行善出于爱心,不要因为乞讨形式的不同而使自己的爱心打折扣。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刚柔v:二维码乞讨,说白了就是强行绑架人们的同情心,就是在透支人们的同情心。对乞讨者的施舍,应基于自愿原则。用二维码乞讨,有绑架爱心之嫌,实为不妥。
@Chloep裴文浩:如今移动支付成为很多人外出支付的首选,而对于街边的乞讨者来说,这样的变化是致命的,带零钱的人越来越少,自己就更难乞讨。他们配备二维码进行乞讨,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让人感叹:时代在发展,乞讨也不能落伍。
@靖儿锅:在我看来,给不给钱和乞讨方式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真的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献出爱心。反之,一些好逸恶劳者把乞讨变成一项赚钱的职业,编造各种谎言骗取别人的同情,更多人是反感的。我们从不缺少爱心,分清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才是关键。
@WuLInwEiii:如今移动支付成了人们付款的主要方式,出门带钱的人越来越少,看到乞丐即使想要献出爱心也没有办法。乞丐使用二维码进行乞讨,实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做法,献爱心不分多与少,也不该区分是现金支付还是二维码支付。
@GZHhaha-haha:利用二维码乞讨,说明其已具备能用于网上支付的移动电子产品。别人施舍爱心是让其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维持生计的,不是让他拿着善款买了手机继续上街等着天上掉馅饼的。
@刘一浩浩好:乞丐如果有钱买了手机、开通流量,利用二维码乞讨,那么为什么不能利用资源实现自我价值。显然,他是顺应了时代发展,改变、优化了自己的“赚钱方式”。
@天道酬秦015:乞丐挂二维码乞讨,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毕竟有智能手机还会使用在线支付的人大多“不差钱”,他们有手有脚,绝对不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只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在不劳而获。
@益昌人:乞丐用上二维码乞讨,至少说明乞丐并不笨,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养活自己。用二维码乞讨,不劳而获,有骗财之嫌,爱心人士应该仔细甄别,以免上当受骗。
【下期话题】
“白卷”考生十年后重新高考
2008年,19岁的安徽考生徐孟南第一次参加高考,但是他没有在考卷上填写正确答案,而是写了满篇自己的“教育宣言”。注定,这样的考卷无法将他送入大学。走出考场十年,他辗转各地工厂打工,成家生子,渐渐觉得当年的做法“太不值”。几天前,徐孟南进行了2018年的高考报名,时隔十年,当年的这位“白卷”考生,希望能够重返高考考场。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