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享单车乱象生 考问城市大文明
长岭古村变“网红”
“买”特长
倾情倾力真帮扶
许河村迈上产业兴村致富路
通 告
“刷单”日常监管难 事后处罚应强化
张广智莅焦调研乡村振兴工程和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岭古村变“网红”
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④
 
   

  “长岭古村呈现的是原生态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载满文化碎片的长岭古村,总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一边走一边拍,耳边不时会传来惊呼声,好美啊!我也陶醉在太行秋色的美景中,手捧一片红叶,闻它的清香,赏它的美颜,一路手机不停抓拍,直到村里。”

  “寂静了许多年之后,长岭村终于又热闹起来,又有人气了,这是我们长岭人的梦想,身为长岭人真开心。”

  近段时间,有关中国传统村落长岭的新闻,多次成为焦作网、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长岭的美图在朋友圈赚人眼球,点赞率极高,古村长岭一不小心变成了“网红”。

  长岭村是修武县西村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南太行深处,因村后有一条山岭像一条龙,直通山西省陵川县,有数百里长,故得名长岭。

  长岭村始建于宋,这个深山古村如同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原始风貌得以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村里有一个长岭怀梆剧团,不仅活跃着山民的文化生活,剧团外出演出的收入也养活着村集体。剧团声名远扬,被誉为太行山中第一怀梆剧团,每次出去唱怀梆,总是一年半载才会回村,最远唱到沁河南。上世纪80年代时,长岭村还比较兴旺,最多时有50多户300多人。近年来,大部分村民外迁下山,村里只留下几十口人,且大多为老年人。

  石屋仍在,绿树长新,但长岭村似乎被世人遗忘了。为了让长岭村再热闹起来,长岭人一直在奔波。长岭村党支部书记姬四清为了准备传统村落的申报材料,需要找一个设计院的专家,可没有联系方式,只是打听到了专家居住的小区,他就在小区内一个楼一个楼地找,挨家挨户敲门去问,颇费周折终于找到了专家。

  2013年11月,国家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长岭村赫然在列,从此,这个“藏在深闺”的南太行深山古村渐渐被更多人关注。今年10月中旬,在焦作市几个民间组织的策划组织下,长岭村举办了首届古村红叶节,古村和红叶成为吸引远近游人的两大看点,每天数百辆汽车挤满了进出村子的山路,不仅有来自焦作、郑州、洛阳等近处的网友,山西、湖北的很多网友在网上看到消息后也慕名而来。

  姬四清对长岭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我们要充分挖掘长岭的历史和文化,突出长岭村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发展生态乡村游,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网友“小发”:长岭村,一座古老的村落形态,是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古朴、恬静、美丽动人,堪称自然和人文景观之一绝!

  网友“学文小筑”:如今,一批又一批的游人开着轿车来到长岭,为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村庄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精准扶贫、旅游开发、古村落保护让这个小山村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她带着古朴厚重跨入新时代,和我们一起共享幸福生活。

  图① 一批户外爱好者来到长岭十分开心。

  图② 长岭怀梆剧团的老艺人在演奏。

  图③ 一名游客的孩子在柿饼前快乐地玩耍。

  图④ 长岭村里做的大锅饭很受游客喜爱。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