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享单车乱象生 考问城市大文明
长岭古村变“网红”
“买”特长
倾情倾力真帮扶
许河村迈上产业兴村致富路
通 告
“刷单”日常监管难 事后处罚应强化
张广智莅焦调研乡村振兴工程和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买”特长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想让孩子学跆拳道需要花费多少钱?绝大多数家长会为孩子挑选一家培训机构,每年缴几千元学费。家住湖北武汉常青花园的陈先生却一次性拿出20万元当学费,他的目的很明确:儿子学跆拳道是奔着“体育特长生”去的。因为觉得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学习成绩不好,陈先生与妻子决定让孩子走体育路线“曲线求学”。得知这一“操作方式”以后,其他家长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让孩子学跆拳道是为了锻炼身体,用功利的态度对待这项运动,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西南科大苏蕊琦:我认为,不论什么特长都应该围绕孩子的兴趣去培养,三年级的孩子太小,还需要家长进一步挖掘他的潜力,不能用“体育特长生”为其定终身。

  @刘一浩浩好:家长给孩子报“特长班”,不能把学习成绩当成第一参考标准,更要综合考虑“特长班”与孩子特点的“匹配指数”,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D邓时林:人生道路很漫长,20年后父母还能替孩子安排一切吗?对于孩子的人生,父母应该做的不是替孩子选择道路,而是给其建议,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西南科大齐宇勤:三年级的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位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暂时不好而花钱“买”特长,看似为孩子铺了一条“成功路”,实则关上了更多通向成功的大门。

  @天道酬秦015:体育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要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专业运动员,不仅要看训练水平和方法,还要看孩子的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先天禀赋等因素,武断地替孩子决定人生的道路,很可能只会得到失败与遗憾。

  @新闻系刘亚玲:如果孩子的兴趣在此,且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家长花钱“买”特长也不失为值得尝试的好办法。

  @心雨zyh:成功的教育,需要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更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绝不能搞“一言堂”,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爱干煸茶树菇:家长对孩子倾注过多的精力,必然会让孩子背负巨大的压力,家长选择的道路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人生,还是还孩子一个自由的天地吧!

  @怀府侠客:这位家长的做法并无不妥,他认识到了孩子文化课成绩不佳的现实情况和我国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才想办法为孩子开辟“体育特长生”之路。我想,即使日后孩子没有如愿成为“体育特长生”,也能因此增强体质。

  @WuLInwEiii:家长为孩子花钱“买”特长没有错,只要孩子喜欢、家长高兴,且能让孩子多元发展、强健体魄,就不失为一件好事。其实,家长这样做只是想让自家的孩子在走上社会后多一分竞争力,可谓用心良苦,大家不必大惊小怪。

  【下期话题】

  写字楼的“呼吸权”

  2010年,唐先生花200多万元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写字楼内购买了办公用房,2013年其公司入驻后不久,一名公司员工因大脑缺氧在办公室内晕倒。唐先生认为,这是写字楼玻璃幕墙开窗面积太小,通风不畅所致。去年4月,唐先生将诉状递到法院。近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开发商在30日内按照标准规定在玻璃幕墙上增设通风换气装置,以达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