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日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送餐人员和送餐过程要求,规定送餐单位要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保证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等。《办法》从制度层面为食品配送环节装上了“安全阀”。
如今,我国网络餐饮服务方兴未艾,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鉴于食品的特殊性,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食品配送环节亟须加强规范。在食品配送环节,食品既脱离送餐单位监管,又没到消费者手中,确保食品在这一过程中不被污染,是监管部门、送餐单位和送餐人员共同的责任。
事实上,问题已经出现。上个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一组视频监控图像,显示10月21日1时左右,广东省清远市一名美团外卖送餐员在电梯间打开外卖餐盒,吃了两口又吐在里面,随后正常派送。更严重的事件发生在今年七夕节那天。重庆的谭先生在加班时收到妻子通过“闪送”(同城快递)寄来的焖烧杯,妻子说里面是煲的汤。可当谭先生打开杯盖时,闻到了一股尿骚味。谭先生给快递公司打电话投诉后,接到自称是快递员的电话,对方承认:汤被自己喝了,加了尿进去。
美团外卖事后发布公告称,清远市的送餐员当天丢失了自己的第二辆电动车,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做出“偷吃外卖吐回餐盒”这种不理智的事。毋庸置疑,绝大多数送餐员都是值得信赖的,但个别道德败坏或心理不正常的害群之马也的确存在,他们既然可以做出偷吃外卖吐回餐盒、往焖烧杯里撒尿之类的事,难道就不能投毒吗?令人细思极恐。
《办法》规定,送餐单位要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既包括聘用送餐人员前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确保其没有通过消化道传染的传染病和心理疾病;又包括聘用送餐人员后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法治教育,尤其要重视心理方面的培训,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及不良情绪引导。毕竟,网络餐饮也属于服务业,送餐人员心理不正常,消费者就难以获得满意服务。
当然,要真正为食品配送环节装上“安全阀”,还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例如“饿了么”外卖平台重庆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除了向送餐人员强调食品配送全程不可打开配送容器、途中餐不离箱外,还在国内首批实行“封签”制度,客户拿到外卖后,可以通过查看“封签”的完整度,来确认自己的餐品是否被人动过。
网络餐饮服务是一项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也凸显政府监管的重要性。只有在《办法》的严格规范下,网络餐饮服务才能避开发展误区,步入做大做强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