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江东
“河南不仅有秀丽的山水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河南导游,我希望把家乡的美景与历史文化推介给更多的外地游客,并为游客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用心对待每一位游客。”河南好时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秦文青说。
今年35岁的秦文青从事导游已有13个年头。2004年,秦文青刚刚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便入职旅行社,成为一名职业导游。“我大学学的就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当时,焦作旅游业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导游,并且我觉得导游是一份充满正能量的职业,便选择当导游。”秦文青说。
入职几个月,秦文青发现,做导游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做精却并不容易。面对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导游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记得接待过一个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教师团队,他们来云台山风景区考察山里的地质特征,作为导游,和他们交流需要掌握大量地质方面的知识。”秦文青说,“同时,做导游需要学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时甚至还要学习《易经》。”
在秦文青看来,做一名高素质的导游,不仅讲解词要讲得好,还要把游客当亲人,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2016年8月,秦文青接待了一个由全国各地游客拼成的团队来河南旅游,行程4天,年龄最大76岁、最小8岁。由于游客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和风俗礼仪各不相同,针对这种复杂情况,秦文青冷静应对,按照报名顺序和老幼结合的原则为这些游客安排了大巴座位和酒店房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旅途中,由于一些老年游客行动缓慢,秦文青特意为团里的每一位老人准备了一张纸条,纸条上标注了旅游注意事项,方便老年游客游览。4天行程里,没有一位游客掉队、迟到。行程结束后,这个旅游团的全体成员为秦文青写了联名表扬信。
“导游不仅是山水的解读者,还是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多一些努力,外地游客对河南印象就会多加一分。”秦文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