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轨制”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探索
学懂弄通做实 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乔海燕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要加快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让环境管控发挥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为了让环境管控机制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在构建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构建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制度设计、环境监管等方面。

  做好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工作。从战略高度谋划,制订宏观战略规划,明确构建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参与、目标推进、机制完善、监督渠道等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战略指引。战略规划和决策是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的开端。在进行规划、决策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政府要通过专家咨询、部门协商、公众听证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对方案的内容进行整体考量,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制订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做好制度设计工作。要完善环境法律制度,使其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形成法律的刚性约束,迫使经济主体走绿色发展道路。在立法中,要增强环境立法相关条例的协调性,提高环境立法的可操作性;在司法中,要强化环境司法制度建设,加强环境司法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环境司法水平;在执法中,要严格环境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以源头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以过程补偿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制度,包括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末端修复为核心的生态修复制度。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要完善支持政策。要完善绿色财政政策,对更新陈旧设备进行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对于绿色产品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要健全绿色税收政策,开征环境税,并按稀缺程度适当提高税率,同时还要制定并开征新的生态保护税,如二氧化碳排放税、水污染税等。对积极推行绿色生产的企业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减免其所得税和增值税等。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手段,引导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实现绿色发展。

  做好环境监管工作。推行环保垂直管理。从调整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隶属关系入手,改体制、调机构、动人员,将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调整为条块结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新型环保体制。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要加强环境监管,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领域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做好考评问责工作。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制度。当前,我们已经提出对环境保护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不仅要其赔偿损失,而且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也规定了追责主体、对象、范围、程序与后果,但应在外部问责、损害事实与责任的认定评估、被追责干部复出机制及具体工作步骤等方面进行完善和细化。

  二、构建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以企业为主体

  从消费端入手,倒逼企业绿色发展。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角度看,市场需求对企业的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节性作用。因此,要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需求的杠杆达到调节供给的目的。要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明确排污权交易主体,建立排污权交易中介机构,规范排污权交易程序,出台相应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加大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监督力度,保障排污交易市场健康有序。要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税制度,对企业的环境污染破坏行为进行收费、处罚。

  构建市场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投资奖励、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生态建设项目中,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投资生态建设项目。要强化银行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点项目给予低息贷款、无担保贷款等。反之,则采取限贷、停贷、收回贷款等措施,倒逼企业转向绿色发展。

  三、构建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要让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环保社会组织可以为公众参与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对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事务、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监督政府依法执政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环保部门应对环保社会组织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行为予以支持,可以通过项目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引导社会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环保社会组织的依法自治,为其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和物力、财力、技术支持,鼓励其组织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可以运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传媒手段,向公众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强化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增强环境监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披露,持续追踪事件后期发展动态,进而有效约束不良企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促使企业遵纪守法。

  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环境监管。环保部门应定期举办公众参与环境监管的听证会、座谈会,动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人员参与,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同时,要制定环境公益举报激励和保护措施,调动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和细化公民的环境权,完善社会全员参与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参与的程序,拓宽参与的渠道,保障社会全员参与的有效性。

  推动绿色发展,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这个环境治理体系里面,政府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行政力量,始终是环境监管的中坚力量,通过行政手段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微观主体,政府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倒逼企业进行绿色发展;社会组织和公众具有分布广、力量大、察情快的优势,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环境违法现象反映给环境监管部门,做好环境监管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