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用广角视野聚焦传统村落,保护我们的家园,传承我们的文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11月18日举办的河南高校摄影学会年会上,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陈兴义的演讲,得到与会100多名摄影家的好评。陈兴义的观点经焦作网等媒体报道后,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陈兴义说:“河南是中原汉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在华夏文化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民居建筑因地制宜,深深扎根于民间,巧妙利用和顺应自然环境,成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范例。河南民居类型多样,粗略划分可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两大基本形态,建筑文化形态处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好中原传统村落,对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陈兴义提出倡议,河南理工大学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将与河南高校摄影学会紧密协作,双方将共同探索中原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保护策略”和“活化途径”;尽力让河南省高校摄影学会与聚焦中原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相结合,河南高校摄影实习基地建设与中原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相结合,河南99个古村落摄影活动与中原传统村落调研相结合。
网友“思考”:古村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时代转型中,不知多少传统村落在悄无声息中消亡,伴随着无数迷人和多样的文化烟消云散。
网友“刘龙”:沁阳的九渡村历史悠久,有始建于唐代的水磨,有见证民族气概的尸军口,有宋代的宋寨等。这里的山村很宁静,石屋、古树、石碾、石磙、石磨随处可见。这里四季如画,物产丰富,民风淳朴。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发生过著名的“常平阻击战”。近年来,《大秦帝国》《新水浒》《新三国》等电视剧在这里拍摄外景。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乡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像九渡这样的古村将成为奢侈品,成为人们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