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慢阻肺,不被重视的“沉默杀手”
三焦不通 百病易生
无痛针灸疗法筋针
别把小儿肺炎当感冒 专家教你巧辨别
中西医结合 治愈脑血栓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痛针灸疗法筋针
——中医绝技探访之十八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孙阎河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探访中医绝技的时间,记者决定到市中医院康复科打探一番。找到正在门诊为患者进行按摩治疗的该科主任杨明军,说明来意。不出所料,杨明军信心满满地给记者推荐了一种无痛针灸疗法——筋针,并告诉记者,这种治疗方法用针量少,针感轻微,见效快,对于惧怕扎针的患者来说特别适合。

  根据杨明军的推荐,记者在康复科康复大厅找到了副主任中医师王海琴。听说记者要了解筋针,王医生特别开心,她告诉记者,筋针疗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农虞教授多年研习《内经》有关经筋理论,并结合30多年临床经验研创的一套新型针刺疗法。这种疗法以经筋理论为根据,利用特制的针具,选取“以痛为输”的筋穴,浅刺皮下,达到无感得气、激发卫气、舒筋散结以及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效果,具有安全、无感、速效的优点。去年,她曾专程到刘教授那里学习。

  “与传统针灸疗法用针一样吗?”记者问。

  王医生马上拉开抽屉,取出一排封闭严密的细针,每根长六七厘米,后面带一个小的塑料针柄。记者接过后仔细端详,果然与传统针灸所用的毫针有区别。

  “筋针与传统针灸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记者进一步追问。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针灸专业的王医生耐心地说:“筋针疗法较为安全。首先,筋针的进针法为平刺和浅刺法,相比传统针灸的直刺和斜刺法,损伤肌体血管和神经的风险较小,针刺后出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安全性高。第二,传统针灸要求进针后运针行补泻手法,而筋针则没有运针要求,这样能在减少肌体组织损伤之余,患者也不需要承受运针带来的不舒适感。第三,筋针疗法使用针量少,一般对一个痛处的痛症,只要使用一两针即可达到镇痛效果。比如,临床上,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采用筋针疗法最多两针,要是传统针灸疗法,需要针刺五六个穴位,患者的症状才能减轻。”

  “好学吗?”听了王医生的介绍,记者兴趣更浓。

  “筋针疗法易学易用。”王医生进一步介绍,“从筋针的命名就不难看出,筋针与经筋关系密切。经筋主要是指位于皮下的筋膜、肌腱、韧带、神经等,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经筋病的病机主要是卫气不充、腠理空虚、风邪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为病。也就是说,卫气与邪气相合就成为筋病;卫气与邪气结聚于筋,就表现为筋结与疼痛等。长久以来,中医对于经筋的重视远远不如经脉。其实,在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经筋经脉两者是相提并论的。像《灵枢·经筋》与《灵枢·经脉》,就提出了对筋的分布循行、发病、传变扩延规律、治则、治法的集中总结。临床治疗中,筋针没有既定的穴位进刺点,而是以‘以痛为输,以结为输,以舒为输’为原则,来寻找筋针的进针点,即筋穴。前不久,一位患者起床后后颈部右侧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落枕。经诊断,患者为经筋病,先在他颈部找筋结点。很快,在靠近肩胛骨上方内侧,肩井穴位置找到一个圆形结点,有压痛,且其结点上方可触摸到一条条索状物,也有压痛感。经过检查,我发现患者是手太阳经筋的病变,就在筋结点处寻着手太阳经筋方向给他扎了一针。结果,患者症状减轻了不少。还有一位腰肌劳损患者,来的时候,腰直不起来,坐下就站不起来,必须别人拉一下或用手撑住东西才能站立起来。结果,第一次针灸后就能自主站立起来了。一年多来的临床实践,治疗了200多名患者。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第一次治疗的效果都非常明显,尤其是那些对针灸心存畏惧的患者,更是对筋针这种无痛疗法特别欢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