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旧手机的“最后一程”该怎么走
涨与不涨谁说了算
中原银行焦作分行与沁阳孟州 签订百城提质战略合作协议
社区健康义诊活动 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电梯养老保险”值得推广
砸手机 迎高考
年轻人求职谈五险一金“没追求”?
假证“变真”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砸手机 迎高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27日,重庆南川某中学一名高三年级的班长为了给同学树立好好学习的榜样,一起迎战即将来临的高考,拿起凳子将自己的手机砸坏了,以此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楷模开幕:决胜高考需要勇气和信心,用砸手机的形式迎接高考是用行动表明决心。古有壮士断腕,今有“砸机备考”,我为他们的行为投赞成的一票。

  @刘一浩浩好:激励同学们的士气固然重要,但不宜通过这么极端的方式,越是紧要关头,越需要放平心态、镇定面对、稳定发挥。

  @菏泽新志:当手机成为备战高考的牺牲品的时候,似乎表明了同学们坚定备考的决心,但如果内心不坚强的话,此举最终会流于形式,恰恰暴露出他们浮躁的心态。

  @怎么玥:这简直是浪费资源!迎战高考,绝不能依靠类似极端的行为,砸一部手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同学们应该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准备高考。影响高考的因素有很多,而手机只是一个物品,难道同学们能把所有影响高考的东西都砸了吗?

  @swust谢锋: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它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使用者的态度,砸手机实在是矫枉过正之举。

  @每天都要开心地看文:这样的行为太过偏激,不宜提倡。砸手机仅仅是为了表明自己专心备考的决心,但表决心没必要采用暴力的方式去证明,将手机交给家长或老师保管同样能达到预期目的。所以,我们还是提倡以平和的心态备战高考。

  @狐狸先森有点怪: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可以用很多方式方法,可这位同学偏偏采取偏执、极端的一种,而这样做也未必能起到鼓励大家的作用。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心疼父母买的手机。

  @细数青山望蓬莱:好好的手机砸它干什么?鼓励大家努力学习,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式吗?即便全班同学都把手机砸了,该考不上理想大学还是考不上。

  @z531312762:孩子,手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爸爸妈妈用辛苦工作换来的,用如此暴力的手段把手机砸坏,想表达的是备考决心,还是对父母辛苦工作的不屑一顾呢?其实,有决心把手机交给父母保管就行了,学校不是娱乐圈,不需要用如此手段吸引公众眼球。

  @提恩畅:高考来临前,同学们表明态度与决心固然重要,但不必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意志的坚定与否取决于个人内心的强大与笃定,并不需要依靠外在行为去证明。

  @粤刚刚2012:如果你们的决心是坚定的,那么,就把手机收藏起来,或者交给家长保管吧,效果是一样的。

  @苦瓜小姐-MER:这位班长是不是暴露了“带手机进班级”?哈哈!

  @梅语馨香: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不宜提倡。

  【下期话题】

  “垃圾银行”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孟彦镇的四个村寨成立了“垃圾银行”,当地居民用50个烟头或10节废旧电池可兑换1个绿色积分,凭绿色积分可换盐、牙膏、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这个办法调动了村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垃圾围村”问题,村寨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