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通苑东一区南门对面的停车场内,停放着近百辆残破的废弃车辆,包括各种轿车、厢式货车等,堆放起来的长度,约有一两百米。这些车外观锈迹斑斑,车窗破损,有的连轮胎都没了,还有的车被喷上“高价收车”和“收京牌”等字样。据附近居民反映,该停车场建成以后慢慢地废弃车辆都停这儿了,这些废弃的“僵尸车”无人认领,越堆越多,周围居民将这里称为“汽车坟场”。
(据《法制日报》)
好好的一座停车场,被大量“僵尸车”占满,成了“汽车坟场”,令人触目惊心。类似这样的“僵尸车”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大量停放在城市街头、小区、停车场内,长期无人问津。“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不仅影响市容市貌,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让“一位难求”的城市停车状况雪上加霜。而且,“僵尸车”若停置过久,一些零部件会损毁老化,汽油泄露挥发,可能自燃引发火灾,埋下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国汽车数量激增,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汽车市场保有量突破2亿辆,而在部分车辆进入更换周期后,车辆淘汰率提高。淘汰下来的车辆被废弃,成为“僵尸车”大面积出现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一些车辆用旧之后性能下降,接近报废,维修代价过高,或者是事故车无法转手,也被车主废弃。还有部分车辆涉及大量的违章、未缴纳罚款和滞纳金,其金额已超过了车辆价格,亦因此被弃置。
可见,导致“僵尸车”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车主主观因素造成的。加之“僵尸车”虽然被废弃,仍然属于公民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只有车辆所有人才具有处置的权利,这也导致除了部分达到报废条件、违法占用道路的“僵尸车”,可以由交管部门收缴并强行报废处理外,其他“僵尸车”都难以管理,各方无从下手,又往往联系不上车主,只能眼睁睁看着“僵尸车”霸占公共停车位。
“僵尸车”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都缺乏主动性,如果延续“九龙治水”的格局,就无法彻底改变这一状态。因此,需要明确由交管部门负责牵头,定期联合城管、消防、小区物业、居委会等多部门,共同展开专项整治行动,对街头、居民社区、商场停车场的“僵尸车”及时清理。同时,对已清理的“僵尸车”做统一登记保管,符合报废标准的就强制报废,不符合的就与车主联系或者公示,逾期未处置的就依法进行拍卖或拆解。
另一方面,要看到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每年都有大量新车上市,也同时有大量报废车产生,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就会令“僵尸车”越来越多。因此,要简化汽车报废手续,可采取网上申请、核准,降低收费,给予报废拆解补贴,以刺激车主主动报废汽车,鼓励汽车回收拆解产业发展,实现变废为宝,通过市场机制来化解“僵尸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