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三名高中生探寻绞胎瓷文化
沁阳:首府文化耀怀川
太行“茶马古道” 千年古战场
文艺搭台 让更多文化活动进社区
市图书馆“全民读书月” 正式启动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羊肠坂:
太行“茶马古道” 千年古战场

作者: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④
 
   

  晋郭缘生著《述征记》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羊肠坂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的一段险要路段。

  羊肠坂南起河南省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北抵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碗城村,全长约4公里,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而得名,是连接豫晋的重要战略通道和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历史上著名的孔子游说赵国、“长平之战”、曹操北征高干等都与羊肠坂有关。

  羊肠坂现存古坂道约1500米,碗子城横跨坂道而建,城西南约50米处的峭壁上摹刻有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京兆尹蒋琦龄书丹的“古羊肠坂”四个大字;再往南的峭壁上刻有3处元至正年间《修太行山道记》,另有佛龛3处,其中两处佛龛凿而未成,摹刻好的一处佛龛高0.75米、宽0.63米,内雕有一佛二弟子塑像。

  碗子城青石垒成,呈圆碗状,面积约1亩,堪称最小的城,是古羊肠坂道上唯一的城堡。《河内县志》载:“唐初筑城垣,以控怀庆泽州之冲。其城圆而小故名。”碗子城相传是唐朝郭子仪所筑,位于古羊肠坂最险要的路段,易守难攻,扼太行古道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据史料记载,自春秋战国至民国时期,发生在羊肠坂上的重大战役就有数十次,而最为著名的战役有3次,一是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经羊肠坂进攻赵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二是三国时曹操北征高干途经羊肠坂,发出了“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三是1939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四十军在共产党游击队配合下打响“常平阻击战”,在羊肠坂一线阻击侵华日军达49天,有力支援了中条山及晋东南地区的“反扫荡”斗争。

  羊肠坂更是过往文人墨客的抒情之地,一代枭雄曹操北征高干在此写下著名的《苦寒行》,唐代大诗人李白路经羊肠坂发出了“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的感慨,著名诗人李商隐、元好问也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目前,太(原)常(平)公路、常(平)付(店)公路、常(平)泗(沟)公路等国道、省道或从古坂道足下通过,或与古坂道交会重合,使沿用2000多年的“京洛孔道”变成了连接豫晋两省的通衢大道。

  图① 古羊肠坂道上唯一的城堡——碗子城。

  图② 深深的马蹄印讲述着古羊肠坂沧桑的历史。

  图③ 游客在欣赏“古羊肠坂”摩崖石刻。

  图④ 1939年5月“常平阻击战”时遗留下的机枪手掩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