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暨商务重点工作推进会获悉,电商扶贫是我市优先在贫困地区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优先进行资金支持和电商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建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电商集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通过电商扶贫引导带动贫困农民开展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专业化服务,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贫困农村发展面貌,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促进贫困户增收。
搞好综合示范重点工程。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是电商扶贫的主抓手。市商务局、财政局、扶贫办积极向上汇报,力争两年内实现示范创建全覆盖。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标准,精心组织,加快项目建设,优化过程管理,用好财政资金,把项目抓牢办实。搞好指导督促,尚未纳入示范的县,要在借助电商让贫困户得实惠、快脱贫方面主动作为,为纳入示范打好基础。
抓好人才培训这一根本保障。电商扶贫,培训先行。我市在培训上开动脑筋、加大投入,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分类分层培训,直播与录播相结合,封闭与巡回相结合,邀请电商专家和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建立贫困学员档案,跟踪贫困人口电商就业创业进展和需求,及时对接后续服务,培养一支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电商人才队伍。同时,引导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引进电商职业经理人、创业带头人等外部人才,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打通农产品上行这一关键环节。我市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支持贫困地区在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开辟地方特色馆、产业带,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在电商平台建设专区或旗舰店。商务部门联合15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启动了电商扶贫频道,给予流量支持、减免网店费用优惠,市商务局加强与省商务厅汇报对接,有关示范县和企业要积极跟进,争取更多的县开通频道。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组织特色农产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乡村网货品牌,解决农民“卖难”“卖贱”问题。市商务局会同市农业局、扶贫办,加强分等分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冷链设施等建设,打造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逐步建立农产品社区直供系统;组织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建立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稳定的产销关系;针对贫困地区有规模的农产品,策划“双11”“聚划算”“电商日”等促销,开展网络预售、认购包销、贴牌定制等活动。
打牢服务体系这一基础支撑。我市围绕“三有一能”目标,即县有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商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着力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实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村全覆盖。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网点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着力破解乡村物流配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持综合服务企业和电商园区发展,提供产品拍照、网店建设、活动策划、运营推广等一条龙服务。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办企业、建网点,在产品生产、加工、分拣、仓储、包装、分销、物流等环节多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