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市商务局紧盯年度主要商务目标,力争全省位次前移、争创先进。从全市整体情况看,1~10月份商务主要指标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外贸进出口增长迅速,进出口完成122.2亿元、居全省第2位,占省定目标的95.1%,超平均进度11.8个百分点;增长13.8%、居全省第9位。
市商务局巩固三个优势,强力发展。一是巩固好1~10月份各项商务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的好态势。持续发力,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对目标、找差距,以天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倒逼工作进度,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做好各项目标任务的收官工作。二是巩固好我市已有的重点进出口企业传统优势。在确保风神轮胎、佰利联、隆丰皮草、江河纸业等重点进出口企业稳步提升的同时,加大外贸企业的招商力度,推进更多外商与其进行投资合作,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同时,对已签约的孟州中原内配公司与德国KS集团合作锻钢活塞项目、沁阳超威正效与德国MOLL公司合作生产汽车起停电池项目等8个重点项目,持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争取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巩固“一赛一节”经贸活动取得的成绩和在全市营造的浓厚招商氛围。该局充分利用去年豫商大会和今年“一赛一节”打造的经贸招商平台和客商信息资源,把握时机,加快对接洽谈,进一步跟踪有意向的企业和客商,发挥节会经贸招商后劲,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为各项商务指标、外贸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保持在全省先进位次。
狠抓“一赛一节”签约项目落地,巩固招商引资工作成果。我市集中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1291亿元,截至11月底,项目履约率100%。75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69.4%;其中,孟州市、修武县、示范区均为100%,居全市前列,沁阳市为42.86%,居全市末位。资金到位率方面,全市到位资金142.58亿元,资金到位率11.2%,其中温县、示范区、孟州市居全市前3位,资金到位率分别为21.1%、20.3%、19.4%;到位资金总量方面,孟州市、示范区、温县,分别居全市前3位,分别为20.45亿元、20.2亿元、20.2亿元。
此外,去年豫商大会我市签约的103个项目,截至今年11月底,91个项目已开工,5个项目终止,7个项目未开工;全市项目履约率为95%、开工率为88.3%、资金到位率为32.3%。豫商大会签约项目跟踪已经进行一年多了,各县(市)区资金到位不平衡,差距较大,资金到位率过半的只有武陟县、修武县,资金到位率为69.6%、52.4%,进展较慢的沁阳市和山阳区只有12%、11%,项目进展有待加快。
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开展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市商务局以最坚决的态度、以最有力的领导、以最强大的攻势、以最严厉的问责,全力以赴冲刺30天,坚决打赢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以来,该局组织各县(市)区,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和取缔黑加油站点,加强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监管工作,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查处取缔黑加油站点761座,其中今年有42座。
着手研究,科学研判,高起点筹划好明年商务重点工作。市商务局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提前着手、超前谋划,科学研判明年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高起点筹划好明年的工作,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制定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争取起好步、开好局。一是在招商思路上,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牢固树立绿色招商理念,将绿色发展和精准招商进行无缝对接,完善招商项目准入机制,制订我市绿色招商行动计划,引进更多优质高效项目,为焦作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二是在目标选择上,从普遍撒网向精准招商转变。将瞄准外资和外企、新兴技术产业,逐步提升我市产业结构,通过引进一批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占比,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和培育我市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在推进机制上,从重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到项目“三率”并重转变,通过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不断完善和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实督查机制,进一步修订招商引资绩效考核相关办法和细则,倒逼各县(市)区转变招商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三率”,提升招商实效。四是在对外贸易上,搞好三个对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