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讯传来: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焦作市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这样一分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是对我市检察机关多年来秉承司法为民、践行创新精神、勇于担当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文明、高效、务实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把文明单位建设作为引领全院工作创新发展的“灵魂工程”,按照“围绕公正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公正”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检察工作融合发展。
全力启动
争创活动伊始,该院就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总结情况,研究问题,制定措施。同时,主动将争创工作纳入焦作市“四城联创”工作格局中谋划和推进,通过召开动员会、院务会、支部会层层动员,利用宣传栏、检察内网、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发动干警争当文明使者,使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院上下共同的目标和责任。
此外,该院还出台《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文明创建工作目标分解责任》,使“共建、共创、共享”的理念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制定《文明示范岗、文明执法处室、文明检察干警评选办法》《诚信建设七项制度》等,积极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先后投入文明创建专项经费500余万元,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和教育活动阵地建设。
营造氛围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包三化”要求,该院在机关内外设置路灯及灯箱,栽种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等进行绿化、美化和亮化,安排专人定期管理维护,确保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在机关门前、道路两侧、草坪绿地等重点部位,设置名人名言、温馨提示、文明标语、善行义举榜等,使文明元素随处可见;在机关楼内走廊两侧悬挂名言警句以及干警创作的书法字画等,形成“一层一主题”,使公正、平等、正义、清廉等检察文化理念处处得到彰显。焦作检察史志馆、图书馆、党员活动中心、摄影书画创作室和干警健身中心等场馆,使检察精神、干警活力得到充分传承和凝聚。
该院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干警心灵;坚持举办机关运动会、书画摄影大赛、文学创作、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了一批文体活动骨干,先后在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竞赛中获奖;检察作家王德义先后出版《深度关注》《给你的青春提个醒》等9部专著,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选送的微电影《润笔》获全省政法系统二等奖,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政法单位。
不断提升
该院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该院党组连续3次被市委评为理论学习先进单位,院机关党委多次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多篇理论文章在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党建理论调研评比中获奖。全院18个集体和26名个人先后受到省级以上表彰,21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人才库。反贪局王海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案管办王刚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案管业务十大标兵”称号,预防局王艳敏、未检办王晓斐分别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最美女干警”和“河南省青年卫士”。
该院先后建立了党组中心组成员轮值领学、基层检察院检察长集中述职述廉和分管点评、跟踪问效等制度,相关工作经验分别被市委宣传部以及《河南日报》《焦作日报》等部门和媒体宣传、推广。建立完善目标管理、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三大类制度127项规定,将文明创建中形成的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理念逐步引入其中,使“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执法、用制度引领发展”成为常态。
勇于担当
该院积极打造“阳光检察一站式服务”,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开通行贿犯罪档案互联网查询系统,并融合远程接访系统、案件公开系统以及“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应用,方便群众来访办事。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帮扶孟州市南庄镇南庄一村建设村内道路60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2.5公里,建设生产用井23眼,并与村内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确保精准脱贫,“四帮四扶”工作连年受到市委表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等开展送法普法、义工慰问等各类活动100余次。
该院还积极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工作,积极组织案件评查,清理涉案款物,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情况进行督查,从申诉赔偿案件反向审视,倒逼办案主体自觉规范司法,司法公信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该院检察长孟国祥拿到“全国文明单位”匾额时,话语依旧语重心长:“在文明创建的征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决心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有效的工作措施,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实、做深、做细,让精神文明之花在焦作检察事业发展的征程中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