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情民意丨焦煤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城区供暖艰辛之路还要走多久
为美丽乡村建设者点赞
公共厕所关乎城市文明
图片新闻
“三个加强”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焦煤集团党委加强党建工作凝聚发展活力
图片新闻
通过省职业健康管理示范企业验收
“双安联动”保安全
扎实做好冬季“三防”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美丽乡村建设者点赞
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作的许多乡村,依然保留着乡土社会的传统,像张小爱等许多默默耕耘在基层一线的爱故乡人,他们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做着积极的努力。”昨日,爱故乡河南公益项目负责人魏丰收在电话中谈到前几天在焦作考察感受时说。

  听说焦作美丽乡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有许多好的做法,12月1日,魏丰收等三人从郑州到焦作考察。他们首先到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考察美丽乡村和古民居保护情况,之后又到河南理工大学参观“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展览。

  在北朱村考察中,魏丰收等了解到,近年来,北朱村名气越来越大。每年春节举办民俗文化节,邀请省曲剧团和周口、鹤壁、新乡、焦作的剧团到村里演出;引进众多企业落户北朱村,为村里的600多口人解决就业问题;成功申报为“中国传统村落”,使北朱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认可……这一件件不容易办成的事情,都离不开北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小爱的努力。

  张小爱秉持“发展经济和抓好稳定两条腿走路”的理念,带领村民把村里一块80亩的荒地变成了硕果盈枝的葡萄园、一块100多亩的荒地变成了由村民自由承包的饲养场、一块70亩的荒地变成了苹果飘香杏子黄的经济林;村里取直、拓宽、硬化街道19条,又打了3眼深水井,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

  张小爱还在村里组织成立由60多人组成的大型管乐队,购置冬夏两套演出服装,经常参加演出;组建500多人的武术队,购置武术表演用具,组成4个老虎表演队;组建文化宣传队,北朱村从2012年开始,将每年的农历新年定为传统民俗民风文化节,到今年已举办七届;每逢重阳节,村里还集体为老年人祝寿。

  北朱村,是明代北平布政使张昺后裔居住的地方。北朱村古民居现存较完整的院落有64个,单体建筑有116座388间,多为清康熙年间到道光年间的民居,建筑风格为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群,时代从明末至民国,是河南省现存面积最大、院落最多、保存较好的大型古村落之一。2008年6月,北朱村古民居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北朱村有的古代民居建筑已经岌岌可危,亟待抢救、保护与修缮。张小爱争取到文物部门资金500多万元,从去年4月19日开始,对北朱村古民居进行修复,争取早日让它再放光彩。

  在河南理工大学参观时,魏丰收一行了解到,该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和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以传统村落为突破口,立足中原本土,面向全国,三年来组建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专业联合团队,近1000名师生参与,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河南省13个市、焦作市11个县(市)区。通过开展九渡行动、土岭行动、龙翔行动、盆窑行动等活动,拿出一批高质量的设计成果,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屡获大奖,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取得可喜的社会效益。

  魏丰收说,“张小爱们”的平凡,如同一粒沙子,但却骄傲地存在;他们让善与美渗透于平常的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充满了阳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