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三急”:内急、性急、心急。内急排在第一位,可见,如厕问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吃喝拉撒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谁也离不了。当然,在家里或在固定的工作场所一般不会为内急而犯愁,可在大街上或公共场所就有可能遇到内急而真着急的情况。笔者曾看见有人因找不到厕所在路边小便的情况。可见,人们对公共场所厕所的期待。
其实,国家相关部门对城市公共厕所的规划设置和建设标准都是有规范的,只是因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公厕的需要。当然,也存在公厕建设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布局设置不合理等因素,由此造成人们如厕难的问题。好在不久前市政府要求沿街单位的厕所对外开放,缓解了人们如厕难的问题。不过,这也就要求一方面开放单位要真正开放,不要给外来如厕者设置障碍甚至拒之门外,并搞好厕所卫生管理;另一方面,如厕者要自觉遵守该单位的相关规定,不要有不文明的举止言行。同时,相关部门要搞好公共厕所的管理,完善相关设施,确保公厕整洁卫生。如厕者要文明如厕,体现素质。
多年前,一位管理专家曾言:一个单位管理到不到位,到它的厕所一看就知道了。可见,厕所是一个单位管理的缩影、文明程度的缩影,窥一斑可见全豹。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的公厕,不仅本地人要用,从外地来的人也要用。因此,城市公厕的设置怎样、管理如何,无形中体现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而市民的如厕行为不仅体现自己的文明素质,同样也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莫要小视公厕管理和如厕行为,事事彰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