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师生面对面 助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张远方:从太极服说太极拳
焦作夫妇扎根蓉城 倾力传播太极文化
外国留学生零距离感受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提供康复医疗新思路
太极名家张保忠到北师大授拳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师生面对面 助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看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如何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
作者: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刘爱国(右一)、冉向利(右二)和学生们一起在条幅上签名。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中学生习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冉向利在表演太极双刀。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瑰宝,注重内外兼修,完全符合科学健身和自然运动的规律。习练太极拳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和太多的经费,适合学校体育教学,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12月5日,本报与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联合开展的“共享太极、共享健康”太极拳进校园活动走进市第十七中学,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该校校长刘爱国讲了上述这番话。

  当天上午,蔚蓝的天空下,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7位会员在会长冉向利带领下来到市第十七中学操场,教该校师生习练太极拳。10时许,悠扬的音乐响起,一名拳师走到师生们面前,抱拳起势、金刚捣碓、懒扎衣……刚柔相济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师生的喝彩声不绝于耳。紧接着,男、女两名拳师亮相表演太极剑。两人剑法娴熟,动作轻灵柔和,招数绵绵不断,精彩演绎了太极重意不重力的特点。压轴戏是冉向利的太极双刀表演。只见他双手各持一把钢刀,上下翻飞,衔接紧凑,刀法清晰,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如脱兔,将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抹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太极拳表演让现场师生们看得如痴如醉,有的忍不住模仿起来。表演结束后,冉向利带领会员分头对师生们进行了指导。

  据介绍,市第十七中学是我市示范初中、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该校一贯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该校师生在近几年我市举办的各种太极拳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在每年中招体育加试中,该校学生的太极拳都取得了良好成绩。“我市是太极拳发源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大力推广和传承太极拳。太极拳还是中招体育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我们非常希望太极拳拳师对我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指导,提高我校全体师生习练太极拳的水平。”刘爱国说,“焦作日报社和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联合开展的‘共享太极、共享健康’太极拳进校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太极拳拳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们一定珍惜这次机会,虚心向拳师学习,尽快提高我校的太极拳教学水平。”

  “让孩子们规范地学习太极拳,品味太极拳文化的魅力,通过习练太极拳强身健体,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冉向利表示,该研究会将根据学校的需要,不定期组织会员走进校园,持续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助力市第十七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活动结束后,市第十七中学师生和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员共同在印有“共享太极、共享健康”字样的条幅上签名。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