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友热议我市乡村振兴
“车辆限行”的日子
焦作网微信微博本周排行榜
路牌错啦
国资充实社保让养老保险更保险
户口簿不能证明户籍?
学生的份子钱老师不该收
秸秆“变”蔬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友热议我市乡村振兴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14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市委书记王小平出席座谈会并强调——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村建设得更美,农民生活得更好。

  乡村要振兴,带头人队伍必须建强。要不断培育出优秀基层组织带头人,培养和壮大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要振兴,必须坚持规划引领。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邀请有资质、有经验的专家团队进行科学规划,发挥当地优势、突出乡村特色,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

  乡村要振兴,产业融合必须加快。焦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条件。要加强科学规划,把旅游产业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与加强乡村文化保护结合起来,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体验、精品民宿等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业连片发展,带动农民致富。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化。要抓住机遇,不断强化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

  12月9日,在焦作市文化产业企业家信息微信群里,微友们就乡村振兴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市政协常委董世坤:乡村田园,是农耕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着无数游子的寄托与乡愁。它,是家,也是根。可惜的是,许多乡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无声地消亡;大量的乡村人口拥入城市,曾经热闹的乡村如今却荒草丛生。现在的乡村日益落寞,再不如过去那般引人向往。乡村振兴,迫在眉睫。

  市直机关干部侯红霞:美丽乡村既是农民生活的美好家园,又是城里人休闲、养生、养老的幸福乐园,要形成城乡开放互通、城乡互补互促的新格局。搞美丽乡村建设,要积极引导城里人到农村去消费,让城里人喜欢去、愿意去。可以学习浙江莫干山的经验,将美丽山村建成养生福地,让城里人到村里养生、养老、开会、培训。农村要宜游,要把乡村建设成田园山川秀美、民俗文化精美、农家菜肴鲜美的地方,大力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游、乡村民宿游等乡村生态旅游业。

  焦作天目瓷研究所所长柯君丽:可以结合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走古村落开发的路子。用文化内涵打造出独特的乡村,有文化才有灵魂,乡村才更有魅力。

  网友“飞翔”:中国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古村消失,能抢救的只有极少数。留下的村庄还是保留原本的样子就好,改善交通、卫生、医疗、教育条件就足够了。

  网友“猎鹰”:单一满足消费者休闲需求的纯旅游景点,市场并不看好,必须走“休闲+宜业”多元素融合发展模式,宜游、宜业!我们可以看看乌镇的会议功有多强大,也可以看看云台山风景区里的五星级酒店,人家北京的团队是怎么打造会议功能的。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乡村振兴的话题之所以能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还在于我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鸡犬相闻、锄田饮酒,多么令人惬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