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余光中走了,乡愁永远都在
法苑追梦
茱萸的孩子已作逍遥游
火车梦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苑追梦
——刘建章新书《法眼聚焦》跋
作者: □李边疆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写此文实出于“无奈”,故此文亦可称作“无奈之作”。因为给别人的书写序作跋,或是点评介绍,理应是那些有名望者,以其真知灼见为一书增光添彩。可建章却非要我这个在地市级党报干了近30年的“小报老编辑”,给他的三大本厚厚的作品集写点什么,且三番五次地央求,还“李老师、李老师”地叫,遂让我感到写亦难,不写亦难。写难,因我人微言轻,又才疏学浅,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反倒添乱;不写难,人家诚心诚意要你写,而且最大的理由是“李老师,你对我最了解”,如果执意拒绝,却也于心不忍、于情不通,并且还冷了年轻人的心。真是“被逼无奈”!那就索性写吧!若能以我之拙文反衬建章文章之靓丽,纵然贻笑大方,亦无何妨。

  建章说我对他“最了解”,主要是指我对他从事新闻报道的情况比较熟悉。此言不差。1996年,《焦作日报》为了适应中国法治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反映焦作地区政法战线公检法司各部门的工作,同时也为了增强党报的可读性,大胆尝试,创办了《法制周刊》,每期四个版,随日报发行。该刊设有多个栏目,既有工作报道,又有典型案例,还有法律解读,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一经推出,大受好评。该刊稿件主要由公检法司的文秘宣传人员——报社通讯员提供,而在众多的通讯员中,焦作市中级法院的刘建章,堪称佼佼者也!当然,由于容量所限,其即将付梓的三大本作品集中,刊发于《焦作日报·法制周刊》的文章只选择了其中很少一部分,而更多的是其近年来发表于《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大报上的作品。如此,虽有“厚此薄彼”之嫌,但也可以理解(开句玩笑罢了)。

  建章是个“70后”,1997年从河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直接到焦作市中级法院,从事文秘宣传、理论调研一类的工作,对外宣传报道是他的“重头戏”。当时给报社投稿,一是邮寄,二是作者本人直接送到报社。焦作市中级法院离报社不远,建章投稿基本是自己亲自来送,当面交给编辑,一来让编辑提提意见,从中受益;二来套套近乎,联络联络感情,再说些“这篇稿领导很重视”“我们有发稿任务”之类的话,希望编辑尽可能采用见报。我当时负责《法制周刊》头版和第三版的编辑工作,那可是相当地“有权”——通讯员的稿子发不发,“生杀予夺”我说了算。不过现在说句良心话,当时,不,当编辑近30年,我从来没有滥用“权力”,一切“唯稿件质量是瞻”。当然,可发可不发的、改改能发的稿件,发了——人家也不容易嘛;但是,内容确实不行,写的完全不中的稿件,坚决不发——报纸质量、信誉马虎不得!至于建章第一次给我送稿时的情景,因为时间长了已无印象,据他说是头两次送稿没发,第三次,发了!他说自己当时很激动——是的,手写稿变成了飘着油墨香的印刷体;参加工作、从事新闻报道后发表的处女作;像女人流了几次产后诞下头胎婴儿……建章的这种激动,也许是所有写作的人,不论文坛大家还是无名小卒,那时那刻所共有的情感吧!

  有句话叫一发而不可收。这句话用到建章的新闻写作上,我认为也非常适合。

  第一篇新闻稿件见报后,建章写稿的积极性更高了,《焦作日报·法制周刊》几乎期期都有他写的稿件,有时候一期就有两三篇,头版头条也经常出现他的名字,而且消息、通讯、言论、理论调研、新闻图片等各种体裁的报道形式都有,稿件主题、选材、角度、结构等也把握得比较好。于是,建章在上百个为《法制周刊》供稿的政法单位的通讯员中崭露头角、渐有名气,在我和其他《法制周刊》编辑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了。在给我们地方党报投稿的同时,建章也向《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等报刊投稿,并频频见诸报端——这三大本作品集就是见证。

  可以说,法律科班毕业、身处文秘宣传岗位、法院领导高度重视,为建章在法制宣传报道上取得的可喜成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新闻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唯有热爱,才能苦并快乐着、苦并坚持着、苦并成功着、苦并享受着。这些年,除完成法院的文秘、信息、调研等文字工作,建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千余篇、百余万字的稿件,近十几年来焦作市中级法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创新举措等内容的报道,几乎全部出自其手。完成如此庞杂的工作,即使是一位专业媒体记者,亦属不易。其中甘苦,其最清楚。作为“老师”,我自叹弗如!不胜感佩!引以为荣!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和建章交往已近20年了。这期间,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彼此友谊不断加深,不论何时何地相见,建章总是热情招呼,我亦感觉亲切、愉悦。三本作品集样书出来后,建章几次来报社找我,希望我提提意见、谈谈看法。我是干报纸的,对书籍的排版、编辑并无研究,但还是自以为是地说了一些感受,如文章的排序、图片的添加、书名的更改等,不知妥不妥,建章却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对对,说得对……哈哈!

  写作具有顽强的惯性。不管是过去“爬格子”,还是现在“敲键盘”,写文章总是一件“轻而不易举”的苦乐事——写时苦:劳心费神、搜肠刮肚、推推敲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发表乐:喜不自禁、爱不释手、奔走相告、剪贴收藏。建章已写了近20年,但不论从工作需要,还是个人爱好,他应该还要继续写下去。我建议他今后再多读点文学作品,再进一步锤炼一下语言,然后尝试一下文学主要是法制文学方面的创作。因为他独特的优势:大学学的是法律,又一直在法院搞法制宣传工作,手里有取之不尽的案例素材等,如果努力,将来肯定有希望!你看人家“武和平”……建章听我如此一说,又是连连点头,说“是是,你说的是,我也有这个想法”。哈哈!那你就准备将来再吃苦头吧!不过说实话,我也想吃这方面的苦头,而且也积累着、准备着,至于将来能否梦想成真,再说。只要坚持学习,就会有所收获、有所长进,总不至于“江郎才尽”!

  本不想写,却啰啰唆唆说了这么多,也没什么真知灼见,肯定讨人嫌了。

  在建章的三部作品集就要正式付印之际,我谨向建章表示真诚的祝贺!同时希望这三本凝聚了建章数年心血的集子,能对大众读者有所裨益,对从事法制宣传工作的朋友有所借鉴,对法制新闻从业者进行业务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梦想各有不同,奋斗就能出彩。愿建章这个法苑逐梦者梦想成真!

  (《法眼聚焦》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