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将新兵”书写热血传奇
李宣伯:法外有情巧执行
刘益旭:执行“新兵”展锋芒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将新兵”书写热血传奇
——记沁阳市法院执行局第五小组
作者:本报记者 郭嘉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沁阳市法院执行局第五小组。 张建忠 摄
 
   

  玩命、苦干、敬业、创新、温暖……在沁阳市法院,执行局第五小组是个“神”一样存在的小组,尽管是由临时抽调、不熟悉业务的女领导带队,尽管组员“老弱病残”,尽管存在严重的案多人少状况,但他们激情不减、奋勇拼搏,勇敢地向执行难宣战,用仅仅4个人的力量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执行辉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团队共清理积案500余件,执结2017年案件150余件,结案标的1380余万元,移送拒执案件266件、266人。

  今年2月份,沁阳市法院打破传统格局,大胆改革创新,组建多个新型执行团队,将多名审判一线的精英充实到执行一线。该院政治处副主任张爱君临危受命,与执行局的董永利、王顺心、许杰组成执行第五小组,自此开启了玩命般的执行之路。

  一群“拼命三郎”

  在该执行小组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正常下班就是不正常。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在沁阳市法院,张爱君是出了名的敬业、负责,她到执行局的第一天,就开始研究执行方面的法律法规,力求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符合法律规定。对张爱君而言,从来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更没有所谓的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她的常态。“我经常加班到次日2时,走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叫门岗开门。”张爱君笑着说。

  张爱君的儿子今年刚刚参加工作,对于单位经常要求他加班这件事很不理解。张爱君就在微信里劝说儿子:“妈妈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加班工作,你这么年轻,没有理由不努力。”张爱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儿子做榜样。

  从政治处到执行局,不到一年的时间,张爱君的满头乌发已经布满了银丝,看着她辛劳的身影,同事都特别心疼她。可张爱君说:“我辛苦一点儿不算什么,只要能为当事人办好事,我就无怨无悔。”

  和张爱君一样,她的组员也都是“拼命三郎”。

  董永利是大家公认的执行办案系统操作达人,他执行案件动脑筋、方法多。今年9月3日24时,正在加班的董永利突然觉得自己面部疼,起初他并没有在意,继续忙工作。半个小时后,他实在忍不住疼痛才回家休息。第二天起床准备上班时,董永利发现自己中风了,嘴眼歪斜,这才请假就医。医生建议他休息,配合治疗,但他仅仅休息了2个月,还没有完全恢复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明明右眼还合不上,他却说自己好了;医生告诉他不能看手机、电脑、电视,可他没有告诉其他同事,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盯着电脑屏幕两三分钟眼睛就开始模糊,可他用手一揉就又继续工作。

  王顺心的父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其儿子今年又高考,需要人陪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从未请过一天假,只是利用很少的休息时间前去探望父亲、陪伴儿子。他成了家人眼里的大忙人。

  许杰是该小组中年龄最小的,但他也是心里只有工作。今年4月,许杰结婚,本该享受正常婚假的他,没有休息一天,而是利用一个周六举行了婚礼,第二天就又回到执行局加班工作。今年10月,许杰的父亲因急性脑梗住院治疗,他是家里的独子,却只请了一周假在医院陪护,第二周就上班了。现在,他白天上班、加班,晚上还要去照顾偏瘫的父亲,但他毫无怨言。

  “我们组的同志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为他们感到骄傲……”说起自己的组员,张爱君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第五小组成立以来,共清理2016年以前旧存积案500余件,执结2017年案件150余件,结案标的1380余万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宗旨。在该小组办公室,满墙的锦旗就是对他们工作成效的最好说明。

  天天与时间赛跑

  张爱君要求自己的组员任何时候都要随叫随到,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执行现场。她是这样要求组员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11月中旬的一个周五晚上,正在家里干活的张爱君接到值班人员的电话,说是申请人发现了失踪多年的“老赖”董某的行踪。警情就是命令。张爱君立即赶到法院拿卷宗,同时联系其他组员开展行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赖”逃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其他组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张爱君带着值班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先行赶到执行现场。亮明身份,控制“老赖”,说明理由,带回法院……一连串干脆利索的动作,前后只用了20分钟。

  全部组员到场后,立即开始问话。该案件前前后后共经历了4次审判,但干警问董某时,其拒不承认自己欠钱。直到张爱君把卷宗等各种证据摆出来后,董某才不得不认账。“我是欠这个公司的钱,但我真的没有钱呀!要是有钱我早就还了。”董某不停地狡辩。看到董某的态度如此恶劣,张爱君当即依法办理了对其实施拘留的手续。

  在办理拘留手续的同时,第五小组的组员开始查找董某的银行账户,最终发现其账户上有银行流水。“董某,我告诉你,你有钱不还已经构成拒执罪,如果继续赖账,你就等着坐牢吧!”张爱君毫不客气地对董某说。最终,在法律的威慑下,董某和申请人郑州某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先还款8万元,剩下的钱明年3月份还清。“虽然董某还了一部分钱,但是鉴于他的恶劣行为,第五小组组员一致同意依法将其移送刑庭,追究其法律责任,确保起到震慑作用。”张爱君说。

  忙完这些事,夜已深了,大家一脸疲惫,各自蜷缩在椅子上就进入了梦乡。

  “抓‘老赖’、出现场必须争分夺秒,必须与时间赛跑!我们稍有懈怠,就会给申请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虽然我们苦点、累点,但是值了!”张爱君说。

  走进当事人心里

  对于第五小组的成员来说,执行工作根本没有什么上下班之分,上班时间查封、扣押、送达手续、与当事人交谈等,下班后还要利用微信给当事人做工作。

  在沁阳市法院执行局,张爱君是最早利用微信与当事人进行联系的人。之后,该院院长施文星要求每个团队都要建立微信群,方便与当事人联系。

  通过微信,张爱君经常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聊天。她说:“每个当事人到执行局后,我都先加微信,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告诉其案件办理的进度。微信交流这种方法能随时随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张爱君说,她还经常往微信群里发送法律条文、典型案例,让当事人能够知法、懂法,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由于工作忙,白天没时间看微信,张爱君和她的组员就经常利用晚上时间与当事人沟通,既让申请人看到了法官的辛苦,也让被执行人看到了法官执行的决心,从而使案件得到有效执行。“尤其是外地的被执行人,我们没时间出差,就通过微信沟通的方式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协商执行事宜,最终达成协议后,被执行人会把欠款打到法院账户上,我们再把钱送到申请人手中。”张爱君说。

  利用微信开展执行工作以来,仅张爱君一个人就执结了20余起案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现在,沁阳市法院的每名执行干警都建立了当事人微信群,每当夜深人静时,一条条暖人的问候,一句句耐心的解释,承载着执行干警的期望,飞向远方。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