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荣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一等奖
中行焦东路支行 成功开立5000万元电子承兑汇票
农行武陟支行 加强运营管理防控风险
市农信办 组织召开小微贷业务推介会
图片新闻
工行焦作分行营业部 多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爱心事件岂能只顾煽情罔顾真实
职业幸福感
对“网红灯泡糖”应谨慎尝试
助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事件岂能只顾煽情罔顾真实
□苑广阔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四川乐山63岁的卖菜大爷李显华从没想过,自己还会“出名”,但这“出名”来得突然。先是蜂拥而至的同情和感动,接着是纷至沓来的口水和责骂,他甚至来不及辩解些什么,就被“10万+”文章、追踪报道和一些网友裹挟着,贴上了“骗子”的标签。这一切的起点,只是他载着智力不太正常的儿子卖菜。过去的两个星期内,一个典型的、从众式网络爱心样本在乐山上演。(据《成都商报》)

  短短几天的时间,乐山市这位卖菜大爷就有了一段过山车般的人生经历。先是一篇充满感情的自媒体公号文章,让他成了众人同情的对象,原来一天只卖100多元的菜,现在一天能卖500多元,而且还有人上门捐款。但是现在,他又成了众人眼里的骗子,因为有人爆料,李显华是当地拆迁户,不但会分到新房子,而且还有20多万元的补偿款,而他和老伴每月都有社保金,儿子也有政府补助,家人生活是有保障的。

  然而,整个事件尽管出现了大逆转,甚至于很多自觉感情受到欺骗的网友也把矛盾对准了李显华,认为他是个“大骗子”,但对于李显华来说,他其实什么都没做,他只不过带着自己智力不太正常的儿子上街卖菜被人发现了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难道他是拆迁户、有社保金,就不能上街卖菜了吗?很显然,虽然李显华是整个事件的主角,但是问题并不出在他的身上,而是出在那篇自媒体公号的文章上。

  在这篇2000余字的自媒体公号文章中,刻意渲染了李显华带着智力有问题的儿子在冬天的街头卖菜的“惨状”,但是对于他真实的经济状况只字不提。自媒体公号的作者显然深谙新闻传播的规律,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煽动网友的情绪,才能吸引网友的眼球,成为所谓的“爆款文章”。如他所愿,这篇文章很快就成了“10万+”,但是让文章的主角李显华成了网友眼里的“大骗子”。即便文章的作者是出于好心,最后还是办了一件坏事,而好心办坏事的根本原因,就是这起人为炒作的爱心事件,只顾着煽情却罔顾了真实。

  事实上,过度煽情,偏离真实,正在成为很多自媒体的一个通病。为了点击率,为了增加粉丝,为了“10万+”,最终还是为了获得粉丝的打赏和广告收入,这些自媒体公号在创作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对材料进行人为的、不合理的取舍,只选择那些能够煽动网友情绪的东西,而宁可牺牲客观与真实。这样一来,这些自媒体短期内确实可以获益,却很容易让他人陷入被动,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从长远来看,这么做也是有害无益的,一方面,真相和事实早晚会被曝光,网友必然会觉得自己感情受到了欺骗,爱心受到了亵渎;另一方面,当这样的自媒体文章多了,显然也是对自媒体本身公信力的一种损害,最后也就没有人再愿意相信他们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