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张“我要读书”的照片让全国人民记住了那双大眼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农家女孩苏明娟也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在近日闭幕的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34岁的苏明娟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据了解,苏明娟一直致力于帮扶贫困学生,工作后每年花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
当年苏明娟专注而渴望的眼神被摄影记者解海龙定格后,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人们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了时代的丰富表情,读出了贫困失学儿童的复杂心情。可以说,这张照片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苏明娟也曾经表示:“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很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
这张照片在为苏明娟带来好运的同时,也为她招来了烦恼。苏明娟曾经表示:“自从那张照片火了以后,我就没有安宁过。”苏明娟承受着一个公众人物的压力,经受着各种目光的打量。据解海龙介绍,苏明娟当初在选择工作时十分纠结,她学的和喜欢的都是金融专业,但考虑到外界的看法,她纠结于是否要做一名老师。在解海龙的开导下,苏明娟最终还是按照内心的真实想法选择了金融工作。这种苦恼和压力,其实是很正常的:苏明娟具有符号意义,人们通过关注她来表达对失学儿童的关心,传递着对希望工程的关爱。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人们关注“大眼睛女孩”,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能够出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人人都能出彩的社会是美好的社会。我们如何才能活出精彩?答案是: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其中,梦想是对未来的希冀,奋斗主要取决于自己,而机会主要靠社会提供。但愿所有人都有梦想,都能为梦想而奋斗,而社会应该做的,就是让每个奋斗的人都能看到希望,看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得益于希望工程,众多孩子得到了读书学习的机会。拥有希望的孩子,未必都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未必都能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们毕竟曾经拥有机会,曾经拥有无限可能。事实上,没有哪一个社会能够实现“绝对公平”,但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起点公平”。
“大眼睛女孩”讲述了希望的意义。因为一张“我要读书”的照片,苏明娟获得了读书的机会,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大眼睛女孩”的故事,也激励我们通过更多努力让更多人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希望工程以及扶贫工程等,其实就是“机会供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