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推出免费课后服务,一直到17时,学校的运行成本全部由财政负担,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在15时30分这个尴尬的时间点,小学生放学,而父母仍在工作岗位,能够如期到校接娃的爸妈,不是全职家庭主妇(男)就是自由职业者,要么就是偷偷从单位溜出来的“犯纪”者。“3点半”难题着实困扰着双职工家庭,滨江区推出“免费晚托班”的课后服务举措,可谓切中民生痛点,是践行教育惠民的有益尝试。
一方面,“三不”原则确保减负政策不走样。15时30分放学,意在压缩孩子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学生放学后仍然滞留学校,“免费晚托班”会不会成为变相的补课?滨江区教育局为晚托班立下的不上基础性文化课、不按行政班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三不”原则,足可保障这一便民服务措施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相反,多项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特长,契合了素质教育的本义。
另一方面,政府埋单彰显教育惠民的服务理念。对于“3点半”难题,尽管专家学者多把“学生放学不离校”视为条件最优、风险最小的破题首选,但鉴于放学后的学生托管并非义务教育范畴,且学校托管需要相应的师资配置和场所设备,多数学校对此缺乏积极性。在此情况下,政府的统筹规划、财政补贴与政策扶持等,便显得不可或缺。滨江区“免费晚托班”的最大亮点,就是凸显了政府主导和财政埋单的公益属性。
学生无负担、家长不掏钱、接娃不再难,滨江区推出的“免费晚托班”,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