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可忽视的老年人冬季骨折
保暖防寒 注重养生
小儿疳积针四缝
救急长寿大穴——内关穴
中医疗法 减轻肿瘤患者痛苦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暖防寒 注重养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天气越来越冷了,这不,又有读者致电本报,希望记者能帮忙咨询一下中医专家,看看这么冷的天,该如何保暖防寒、注重养生。应读者的需求,记者专程找到在市中医院国医堂坐诊的老专家谢帮军。

  听了记者的来意,谢帮军很认真地说:“中医讲,寒为百病之源,一个人若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发生。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因此,这个时节防寒就显得尤为重要。”

  “到底该怎样防寒呢?”记者迫不及待地问。

  谢帮军想了想说:“天气寒冷使人体的气血不畅,最容易引发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因此,保暖就成为人们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安稳过冬的首要大事。具体来说,人体的四个部位最容易受寒气侵袭。第一个是头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这个节气外出,头部特别容易受寒。因此,冬季北方人们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也不要立刻摘下帽子,避免冷风直吹。此外,每天清晨梳头100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第二个是双脚。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建议大家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同时,可按摩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鞋袜最好选择保暖透气、吸湿性好。第三个是腰部。腰部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这样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第四个是背部。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给后背晒个‘日光浴’,会感觉全身暖洋洋的,特别舒服。”

  不过,谢帮军最后提醒:“冬季养生还要注意几个方面。食宜温,养肾为主。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像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药羊肉汤、当归山鸡汤等,都是此时温补的佳品。同时,别忘了,中医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萝卜性凉,有生津化痰、消食和胃之功效,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冬季要适量运动,可参加一些动作幅度不大的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千万不可大汗淋漓,这样有损阳气。第三,睡宜早,养精蓄锐。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心宜平,节制喜怒。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频发的雾霾,常会让人们的心情受到影响,引发失落、沮丧等,甚至患上抑郁症。因此,大家一定要学会调理情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