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继续保持我市商务商贸工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全面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商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决战商务工作新领域,决胜商务工作新征程。本刊从今日起开辟《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栏目,对我市商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报道和解读,敬请关注。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外贸科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市政府各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保持我市进出口稳定健康发展,始终保持我市在全省进出口贸易中的领先地位。”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裴喜聚近日告诉记者。
他说,2018年全市计划完成进出口总值142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完成出口103.5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进口38.5亿元,同比增长5.7%。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加强出口基地培育和建设。对有一定基础,外贸企业相对集中,产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聚区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对现有的出口基地和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其各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功能,推动出口基地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扶持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发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收集、发布境内外品牌商品展会信息,引导支持我市外贸企业有针对性地参加有关活动,推动企业与境外经销商直接对接。在巩固并深度开发港澳和日韩、欧美传统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东盟、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参加东南亚、中亚和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重点展会,拓展沿线国家市场。
扩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鼓励企业培育创建自主品牌或采取收购、授权使用等形式推进品牌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品牌设计、推广中心。支持出口基地开展集体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在国家外经贸发展资金使用方向上突出支持品牌建设,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委托加工向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一体化转型。
培育外贸新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我市中小进出口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支持、引导更多的生产、贸易企业加入进出口队伍,开展进出口业务。对在全市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竞争力的潜力出口企业,纳入市重点支持范围,推动这些企业迅速转变旧的贸易模式,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和步伐,培育一批新的龙头出口企业,努力改变我市对进出口骨干企业依赖度过高的局面。
加快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支持企业自建海外营销渠道或并购营销网络。推动企业在境外中国商城设立自主品牌商品展示中心。着力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械装备、农产品在境外建立营销和售后网络。
充分发挥进口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进口鼓励政策,发挥进口对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有效节约资源的重要作用,扩大先进技术、高新技术产品、成套设备和国内紧缺重要资源、原材料的进口。
加大外贸政策扶持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扶持资金的同时,加大市本级对扩大进出口的扶持力度。积极联合各金融机构,扩大对我市中小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我市中小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订单,提高出口能力。
积极引进外向型项目。继续把引进出口型项目作为扩大我市出口的主要抓手,以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以及新马泰和欧美等地为主要引进地,大力引进外向型项目特别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条长、出口带动强的大型出口项目或产业集群项目。
加强关检贸联合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外贸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积极协调海关、商检、国税、外管等部门,为外贸进出口企业创建绿色通道。坚持举办外贸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努力改变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业务不够熟悉、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外贸专业人才的状况。
进一步做好公平贸易工作。积极指导、协调各出口企业做好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工作,维护我市各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