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这充分体现了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亲切关怀,为进一步做好党的群团工作特别是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工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有的政治性不突出,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工作有所弱化,大局意识不强;有的先进性不明显,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有的“机关化”现象比较严重,调查研究开展得不深入,不能真切了解职工群众的心意和呼声,工作与职工群众愿望脱节,活动与职工群众需求脱节,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不高不强。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赋予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新的历史使命。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必须正视问题,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的改革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在服务大局中明确政治站位,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稳中求进中积极主动作为,做优、做强、做实工会工作。
一要围绕增强政治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做优。工会组织要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要求,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切实履行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各种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要围绕增强先进性,把建功立业活动做强。工会组织要在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中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组织职工开展建功立业活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新时代工会工作的着力点,从广大职工的实际出发,设计务实管用的载体,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广泛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和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通过搭建技能引领的职工发展平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通过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鼓励广大职工争当创新能手、多出创新成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彰显职工的先进性。
三要围绕增强群众性,把服务职工工作做实。工会组织要始终保持和增强群众性,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宗旨。要以推进工会改革为契机,按照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做强基层、着力创新的总体思路,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大建会力度,最大限度把包括农民工和“两新”组织职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深入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强化“以职工为本”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工会工作群众化水平。要认真落实工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增进对职工的真挚感情,做职工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扎实推进“一网一卡”职工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服务职工新途径,探索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要做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大病救助、女职工关爱行动等帮扶救助品牌工作,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要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维护职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职工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