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再热的天,睡觉时家里人也要提醒,记得盖住肚脐眼,如果不这样的话,很可能一觉醒来开始拉肚子,这就是肚脐眼受风着凉。神阙穴,也就是俗称的肚脐眼,它是人们唯一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地处人身阴阳相交之处,诸气会聚之所,为生命之根蒂。人体先天的强弱与此穴密切相关,神阙穴还是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枢纽。经常按摩神阙穴能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复苏固脱,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本期,《“穴”看中医》栏目特邀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针灸专业研究生杨银凯,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个可让人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阙,是君主所居住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中医学认为,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神阙’。”杨银凯说,“《针灸穴名解》曰:本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尚存,在内紧接大肠小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两肠俱关于化,即大而化之谓神也,因此称之为神阙。”
杨银凯说,老年人要想身体健康,一定不能忽略神阙穴的保健功效。首先,此穴能大补阳气;其次,身体发生异常变化,可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令金晟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面如童子”。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金晟于是亲审该盗首,“问其以致寿之故”。犯人说,少时居荆山(今属湖南)时,听一异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脐,令人多寿。于是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其他古代医书中。如宋代《针灸资生经》载:“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
杨银凯指出,神阙穴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具有开启人体“黑洞”能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有急救疗效,比如有人中风不省人事,灸这个穴进行急救。
在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书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述:有一次,他应邀去为一位缩阳症患者会诊,恰逢患者发病。危急之下,他令患者卧床解衣,然后用手中的烟头对准其关元穴着肤火灼,2秒钟即解除危险。之后再用汤药治疗,3剂而愈。
黄金旭老师还在博文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北京某中医院一位医生,其母亲病危抢救无效,心电图已经变成直线了,别人劝其放弃,但这个医生极其执着,继续坚持艾灸神阙穴,4个小时后,患者苏醒,之后又生存了很长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神阙穴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呢?对此,杨银凯为大家传授两种方法:第一,指压法。压脐是最简单的方法,只要用手指压在肚脐眼上,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按压力度的大小就行了。按压时要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到100次。压脐的时间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身体的元气慢慢升起,充溢到全身经络和五脏六腑之中,从而达到养生延年、温补肾阳的功效。每天压一次即可。
第二,艾灸法。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灸法也很简单,只要您在穴位上拿艾绒堆一个柱,在柱头点火,艾绒就会燃烧,等燃烧到肚脐眼儿稍有疼痛的时候,马上把艾绒按灭。有时候,还可以在艾绒底下垫一片薄薄的鲜生姜,既可以保护穴位的皮肤,又因生姜的辛温之气入人体,效果更佳。大家如果要灸神阙穴,我建议最好垫一片生姜。更简单一点的,还可以直接用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后在肚脐附近熏烤。坚持艾灸,不久,您会发现身体变得非常舒服。《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高血压患者或容易上火生疮、饥饿状态的人以及饭后2小时内最好不要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