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同题诗:大寒
拍卖公告
萝卜记
拍卖公告
书 房
泥 香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 房
□白衣飞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但凡一个读书人,总希望有一个书房。

  书房不必太大。太大了会减少氛围,淡了书香,甚至影响写作的速度、生命的质量。

  老祖先曾经唠叨:住房不可过大,大了不聚人气,影响生气。人类乃穴居而来,有挥之不去的“洞穴意识”,在“洞穴”里有安全感。

  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先生对小书房有精妙言语,他说:“小的书房有幽闭感,躲进去,把门一关,就像刚从野地里回巢的田鼠,鬼鬼祟祟地舒服……”

  书房可以小,精神世界却不能蜷缩一隅。我最喜欢参观别人的书房。一排排书柜里,一册册藏书,带着各个年代的芳华,密匝匝、齐刷刷地立在那里,展示着一种精神气象。以前,有朋友搞人物采访,我总是推荐他去人家的书房“掏故事”,每每赢得被采参访者的最高礼遇和夸奖。

  在某种程度上,书房不亚于闺房,不是“闺密”,不会让你进去。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梦想有书房了,当时,还煞有介事地给想象中的书房起了个“静波书屋”的名字。后来把这个虚拟的书屋也赠送给了一个叫石的朋友,并替他写了一篇散文《静波书屋和它的主人》。因为这个朋友太了不起了,硬是把大学校园一座废弃的厕所改造成了自己的书房。被石灰水消毒又刷白的书房成了我们闲谈的去处。

  嗜书如命,必然藏书。我的藏书习惯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小时候,哥哥给我钉过一个书箱。一箱小人书便织就了童年的梦。而后,书箱变书柜,书柜变书房,一册册图书堆叠着,不断增高我的梦想。藏书的历史,也是精神不断发育、壮大的历史。

  我的藏书不算多,但也有数千册。我的书都是自己一本本挑选来的,每本书都能接引我的某种精神。为了藏书,我曾经给自己制订过许多计划:每周都去书店逛一次,选上几本填充精神饥渴;每到过生日,就买下几本心仪已久却很昂贵的图书奖赏自己;每领一笔稿费,就直接“变现”成书……

  书多了,不一定都有时间看,但宁可束之高阁也不轻易外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全民读书的时代,我买了许多书,借出去许多书,但都没要回来。那些没能回来的书犹如自己被拐走的孩子,每每想到,辄觉心痛。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的书柜里一下子抽出四五本“借我的书”,看那印章、看那题名、看那红笔、蓝笔圈点的印痕,真是百感交集、爱恨交加。朋友一样爱书,但我希望朋友们能好好爱自己的书。目前,我“流浪”在外的书还有几十本,这篇文章发表后,说不定有朋友带来好消息。

  其实,我是一向大方的,爱书的人基本上都是自来熟的朋友,好的书让更多的人分享也是善事一桩。但我的书我还是要让它们待在身边。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一个思想者要善于站在一个知识的板块上发言。只从某本书出发的认识总是失之偏颇的,缺乏深度和力度的。一个人,在经年累月藏书的同时,实际上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旦重要书籍遗失,则会造成知识和思想的缺口。对精神的戕害也是很大的。

  有时候,在书房里啥也不干,仅仅看着一排排书脊,精神的星云就会缓缓地旋转,转向天地宇宙、转向人生百事、转向内心深处。一本《西厢记》在那里,便有一场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戏在那里;一本《瓦尔登湖》在那里,便有一方缥缈如梦、静寂无声的湖水在那里;有一本《忏悔录》在那里,满腹才华、托颐深思的卢梭就在那里;一本《万川之月》在那里,中国全部的山水精神就在那里……

  书房是精神的花园,是心灵的驿站。它不断释放着情感和思想的能量。无须明月星光,无须丝竹管弦,只需书香缕缕,便有梦幻袅袅。

  我的主要写作就是在书房完成的。尤其是诗。在书房,在寂静里,在幽明的灯光里,我想写诗的时候,许多词语便如雪花,从邈远的夜空,一片一片莹然飘落下来。那种感觉十分美妙,因为书房之小,书房之静,而能听到雪花相擦的声音,思想翕动和灵魂絮语的声音。那是一种带着些许清寒,泉水一样透明、月色一般温柔的声音。

  待在书房里,就是坐在清音里。数千册书籍筑就了一道理想与现实的堤岸。尘嚣慢慢融化,心地渐趋澄明,生机勃然呈现。

  家有书房,真好。

  上图 话语(国画) 冯 杰 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