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本报新媒体中心倾力打造市工商联宣传新平台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带劲”让居民不带劲
赋能村医,为乡愁兜底
重奖年轻工匠
用警服守护孩子最后尊严令人泪目
“金牌”背后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赋能村医,为乡愁兜底
□邓海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记者从中国平安集团了解到,该集团旗下平安好医生联合《胡润百富》发布“首届中国好医生榜”,全国近6000位优秀医生上榜。同时,平安好医生宣布启动面向1万名村医的“乡村好医生帮扶计划”,以“名医+村医”模式,致力改善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现状,推动乡村医疗服务和人才建设升级。

  (1月23日江南时报)

  健康中国也好、乡村振兴也罢,让最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不出村、不出镇就能找到好医生,这大概是二元格局下农村美好生活的基本“刚需”。

  历史上,扁鹊、华佗、张仲景,哪个不是“村医”?浩荡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又一部的“乡村医生故事”。虽然农民进城的速度加快了,但是有两重现实还是要面对:一则,医保全覆盖或已成真,但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仍是遥远的愿景。进城务工的农民生病了,回乡治病仍是常态。二则,农村医疗条件最是短板。有专家预估,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人,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生老病死,求医最难。村医解决不了大病,却拱卫了基层秩序的稳定。

  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一样,虽然是个“土得掉渣”的行当,却是转型期的中国最需关爱的群体。早在去年年初,国务院便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其中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作出了诸多部署,包括对基层医生学历的严格要求;今年1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明确了“2020年村医将全部拥有医师执业资格”“2025年八成乡医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等。如何让村医尽早“转型升级”、让他们在“互联网+”的语境下赋能并释能,是一道现实的公共议题。

  这些年,“寻找最美村医”等活动并不鲜见。问题是,除了鸡汤励志、精神滋养外,村医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去年5月,平安好医生与《胡润百富》去年《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调研,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哈尔滨等国内20个城市、30个科室的300余位医学专家组成评委会,近12000名医生参与评选,最终评选出近6000位优秀医生进入榜单。事实上,让村医过上好日子固然要紧,让村医真正在基层医卫事业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则更加迫切。培训、进阶,赋能、辐射……逆转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村医才会成为有尊严、有荣光的职业。

  让每个乡村医生都能成为一盏灯、一簇火,那些柴米油盐的乡愁,才有处安放、才得以安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