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22岁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杭州技师学院教师蒋应成,近日在杭州市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表彰暨市高技能人才建设推进会上获得50万元免税奖金,其项目指导专家团队也获得50万元免税奖金。
作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年轻工匠,“蒋应成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心雨zyh:工匠精神受青睐,技师也能赢大赛,条条大路通罗马,精雕细刻放光彩。
@芳心云天:“蒋应成们”是特殊技能的代表,是对曾经怨天尤人群体的有力抨击和唤醒;重奖年轻工匠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和重视程度,更是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有效诠释,从而可以激发更多的能工巧匠挑战不可能。
@刚柔v:工匠是寂寞的职业,在工业化的今天,有特殊技能的匠人常常被忽视。然而,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特殊技能的工匠,今天重奖工匠,不仅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更是为了传承这种守得住寂寞的工匠精神。
@梅语馨香:重奖年轻工匠,打破论资排辈陈规,让人才价值得到了公平的体现。此举会给更多从事技术工作的年轻人以鼓舞和激励,应该大力提倡。
@胜平王大头:市场是人才培养的最佳“指挥棒”,也是最好的“孵化器”。重奖年轻工匠,是正视并尊重市场对人才的引领与倒逼作用的积极体现。然而,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久久为功,更需要协同推进。给予资金和职称的嘉奖只是第一步,背后还考问着各领域各阶层的社会合力。期待年轻工匠多多益善。
@常睿平:各行各业都需要领头雁,重奖夺冠技师,就是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让技能人才专心钻研,精益求精,把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怀府侠客:高考不是独木桥,职业教育天地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拥有一技之长,助力国家工业3.0转型升级,成就个人职业成就,走遍天下都不怕。
@活力的试试啊:工匠精神是全情投入自己工作的一种品质,不应付,不模糊,不苟且,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当作与世界呼吸吐纳的接口,这样的人理应受到尊敬,理应重奖。
@秋泉12:工匠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强国的基石。以高技术人才赛事为契机,推出杰出年轻工匠,给予名誉与物质奖励,可以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去钻研技术,学习技术,不再觉得上技校是“差生”的事,一样能体现自我价值。对于技术的创新,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具有推动之力!
@不知潇湘在何处:工匠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只要肯吃苦,肯钻研,坚持精益求精,做到精通,年轻工匠照样能实现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风景城赏风景:中国工匠既是传统工艺的传承者,又是现代文明的艺术家,承载着民族传统技艺的发展创新和振兴。重奖工匠是对劳动的尊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重奖工匠是对职业的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重奖工匠是对艺术的尊重——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
【下期话题】
学生实习变廉价打工
在微博上,山东聊城大学学生写下一封“救助信”。信中写道“被学校强迫实习了一个星期,不止一次有了想死的念头”。这位学生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学校要求数百名大三同学,寒假期间到江苏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佳世达科技有限公司实习。(1月23日中国之声)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