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定兴)“通过多种形式安排全市残疾人就业3070名,占省下达我市任务的144.1%;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900余万元,占省下达我市任务的135.7%以上……”昨日,记者从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去年,该中心在市政府、市残联的领导下,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为重点,开阔思路、狠抓重点、求实重效,圆满超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为开展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确保有培训就业需求的残疾人都能接受免费培训,该中心要求各县(市)区残联及早动手,开展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依托各社区(村)残疾人专委开展全方位培训就业需求摸底工作,根据摸底情况,制订各辖区详细的残疾人培训就业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残疾人奔小康步伐,该中心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抓好残疾人培训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残疾人培训致富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确定17家单位为残疾人培训基地,并成立专门评估考核小组,采取基地自查、残联审查的形式,对已挂牌的各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从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培训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考核,全面展开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
该中心根据全市残疾人地域分布、年龄结构、残疾类别等特点和实际,在政策扶持的同时,运用培训、就业、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建立“野生皂刺嫁接项目、油料牡丹种植项目、怀菊花种植项目、小麦套种辣椒和娃娃菜项目、大数据处理项目、保健按摩项目、饰品加工项目”七大贫困残疾人产业脱贫项目,进一步开拓创新,完善培训扶贫基地建设,使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通过产业脱贫项目培训,掌握相应的技能和实用技术,实现就业或创业,从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