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下一周就要立春了。而一些注重养生的读者开始关注春季养生事宜。这不,近日就有两位读者先后致电本刊热线,希望了解一下立春后养生的注意事项。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内三科主任王洪涛。
王洪涛听说记者要采访立春养生的内容后,在感叹了一下时光荏苒后,认真地说:“按照中医理论来讲,立春起,天气转暖,阳气始发。五行学说中,春属木,与肝相应,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容易引导人体气血从里向外调动,排泄体内的浑浊之气。这时候,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随之上升,容易导致气血逆乱,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黄帝内经》中也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早晨到户外散散步,放松身心,摆脱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动调心摄神与自然顺应,以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因此,春季养生要以疏肝为主。”
“能不能谈谈具体的养生方法?”记者继续问道。
“疏肝的方法有很多,简单来说,有两大类。一是饮食。春季人的肝气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脾胃虚弱的朋友春季要多吃山药、大枣、莲子等,来控制过旺的肝气,预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导致的胃胀等。立春过后,紧接着就是春节,平日脾胃不好的人,一定要饮食清淡、适量,尤其忌食羊肉等热性食物或海鲜等发物,以免故病复发、加重。另外,还可以熬煮养生粥。像莲子百合羹,就有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久咳脾虚、心烦、不眠;决明子粥有清肝、明目、降脂、通便的功效,适用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病。多食荠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病。二是适量运动。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最后,王洪涛特别提醒,春季疏肝尤其重在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尽量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情愉悦,顺应春季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气象,调整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