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学生上“爱情课”不算新闻,给中学生上“爱情课”呢?近日,南京市政协委员侯小东向今年该市两会提交的一份提案建议,加强中学生的爱情观教育,开设一些与爱情相关的课程。他的建议,引起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热议。有位高三学生坦言,高中没必要开“爱情课”,现在的高中生都比较早熟,有时候还会在一起讨论与爱情相关的话题;这种课程放在初一、初二比较合适。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风开季节:谈恋爱这事儿谁都要经历,只是早晚的区别。与其让孩子“自学成才”,倒不如把“爱情课”带进校园,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河北白帆:给中学生上“爱情课”,虽然不能解决他们与异性交往时的一切困惑,但至少能在爱情观上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懂得爱情的真谛,避免陷入早恋的陷阱。
@九三南:正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比较早熟,所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很有必要。
@单建华江苏:对于中学生早恋,堵不如疏。爱情对于中学生已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中学开设“爱情课”,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中学开设“爱情课”,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的课程实用性强,可以有。
@心雨zyh:有些男女同学间的感情是朦朦胧胧的,在中学开设“爱情课”,有助于中学生认清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任务、理清自己的思绪,建立真正的同学情谊。
@万里箐空:虽说中学没有专门开设“爱情课”,但现行中学教材中并不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爱情观教育的内容。如果中学开设“爱情课”,会不会引发更多的中学生早恋?开设这门课程的副作用不容小觑。
@曲微丹:如果在中学开设“爱情课”的目的仅仅是防止中学生早恋,或者只是换了个名称的生理卫生课,那我觉得这样的“爱情课”还是别开设了。
@奥格了:在中学开设“爱情课”,我觉得有鼓励早恋的嫌疑,还是不开为好!
【下期话题】
“春节恶搞毛衣”
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春节回家过年,免不了被亲戚朋友询问“考上没”“找对象没”“升职没”。不胜其烦的网友们干脆想出一个省事的方法,将“没有对象”“别问成绩”“工资保密”等句子印在一件毛衣上,届时穿着这件毛衣应付亲戚朋友的询问。如今,这款“春节恶搞毛衣”已经在网上卖断了货。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