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项目为王”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去年实施重点项目10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39个,26个项目建成投产。2个省重点、13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9.7亿元、38.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6%、199%。新引进各类项目31个,总投资2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大手笔招商硕果累累:蒙牛百亿产业集群招商引资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新建标准化牧场、投资2亿元的可屹隆瓶业有限公司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去年年内完成近10亿元投资;投资8亿元的河南国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20万平方米高填充性电磁屏蔽膜项目去年落地生根,今年开花结果。
紧盯世界500强招商引资喜讯连连:继恒大、碧桂园在示范区开展新城建设以来,去年9月28日,绿地集团又强势入驻,焦作城区之南正迅速崛起新城。“一赛一节”中,示范区就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达104.5亿元。
“项目为王”的示范区实践不仅是一组组亮丽数据演绎的速度与激情,更是发展为上、平台为重、实干为本的一台台好戏。
“项目为王”,发展为上
“项目为王”的首要之重是发展的发动机,转型的加速器。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是加快建设实力、美丽、活力、智慧、和谐“五个示范区”,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和生态宜居地。“五个示范区”建设的发动机、加速器源于项目建设。
项目支撑实力示范区。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去年,实施工业项目35个,完成投资28.4亿元。蒙牛百亿产业集群项目进展顺利,5个项目建成投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科瑞森、中轴上市项目进度,培育新三板后备企业2家,新增四板挂牌企业6家,实现直接融资17.1亿元。中方检测项目实现当年落地开工、当年建成达效。助推农业提质增效。辛庄葡萄小镇等5个都市农业园区初具规模;流转土地8000亩,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家。
项目支撑美丽示范区。推进城区建设,“四城联创”受到全市表彰。去年实施城建项目31个,完成投资17.2亿元。新增城市道路6公里、城市绿地2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3万平方米,建成绿色廊道14.6公里。黑臭水体治理拆迁面积7.4万平方米,大沙河景观工程、东海大道征迁工作稳步推进,有力保障了全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完成5个城中村改造前期工作,列入了全省2018年项目计划。打造美丽乡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解决了7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群众8200余名;完成了20个村庄绿化项目工程。项目支撑活力示范区。强化项目引领。紧盯2个省重点项目、13个市重点项目和105个区重点项目,26个项目建成投产。与绿地集团、远大置业分别达成了大沙河片区综合开发、五星级酒店合作意向。
项目支撑智慧示范区。焦作高新区被纳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开园运行,首批入驻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团队29个。财政投入科技项目资金8141万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项目支撑和谐示范区。民生类财政支出达8.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韩公教育园区一期建成投用,中心幼儿园、实验学校开始招生。文昌中学、张庄中学等基建项目进展顺利。建成6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百姓文化超市”覆盖全区所有农村。
“项目为王”,平台为重
人们常把招商引资比喻为“筑巢引凤”,“巢”筑得如何成为关键。
擦亮高端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一个个高端平台让示范区在招商引资中赢得先机。该区积极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一区多园”,着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家高新区。去年以来,该区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到13家;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总数达到68家,占全市五分之一。神桥科技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称号,11个人才(团队)入选我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科技总部新城初具规模,楼宇经济快速发展,入驻企业80家。
建设创新平台。示范区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快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高起点规划集创新创业载体、人才服务、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央科技城,建成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河南理工大学众创空间、科技总部新城创客空间等10余个创新创业平台。
完善政策平台。示范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体系。针对辖区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完善了《支持工业发展九条意见》《关于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设立5000万元的应急转贷资金、3000万元的工业结构调整资金、1000万元的电商专项资金和1000万元的科技专项资金。围绕蒙牛乳业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和明仁50亿元产业集群,为集群项目量身定制了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效果明显。
丰富引智平台。示范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去年以来,认真落实焦作市“1+6”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兑现首批5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扶持资金350万元,为2家企业引进的5名高层次紧缺人才发放安家补助费25万元。围绕产业项目引人才,全区企业共对接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6个,5家企业与海外博士签约,引进正高级职称专业人才9人、副高级职称专业人才8人。
“项目为王”,实干为本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去年分别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对接项目,共组织和参加各类招商活动20次,对接客商300余名,洽谈项目60余个;参加市政府组织的上海、深圳、北京“一赛一节”项目推介会,并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招商引资,贵在精准。示范区去年围绕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特色小镇等招商重点,扩大开放领域,释放发展活力。腾云电商园去年新增中小互联网创新创业企业28家,累计达到118家。投资10亿元的明仁药业电商基地、投资2亿元的中方在线质量监测项目、投资1亿元的海王药业电商运营中心等项目先后入驻电商园区。依托电商园区、科技总部等平台,引进了华盛豫达检验检测中心、河南省新思源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项目。
项目建设,实干为本。为实现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投产,示范区实行主管部门负责制。该区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并对责任乡镇(街道)、主管部门、职能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的主要任务进行划分,做到具体事情有人管、具体责任有人负,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该区建立“三个一”推进机制,每周对项目进行一次巡查、每两周召开一次项目协调会或现场会、每月对项目存在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一次督察,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目前,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新增年产10万吨液态奶项目、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亿瓶无气苏打水超洁净生产线改造项目、焦作市新康华医药有限公司康华医药电商物流集散母港项目等正在加紧推进,即将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