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1月25日电(特派记者董柏生)1月25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焦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省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焦作代表团团长王小平主持审议审查。
审议中,代表们围绕郑焦深度融合、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发展、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全域旅游、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陈润儿省长作的工作报告,客观全面,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不遮不掩,制定目标振奋人心,工作部署重点突出,通篇贯彻了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河南实际,体现了全省人民的意愿,是一个凝聚共识的好报告。
牛书军代表说,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用事实说话、有理有据,对问题的分析实事求是、不遮不掩,今后五年的谋划从实际出发、目标明确,2018年工作的安排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对我省、我市今后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将认真学习报告精神,全面领会报告的内涵实质,紧密结合焦作纪检监察工作实际,把新的要求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围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围绕省、市中心工作,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围绕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为焦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路红卫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客观务实,无论是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还是安排今后五年特别是2018年的工作,目标明确,提振了全省干部群众的信心。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组织部门要在全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等方面积极作为,建强战斗堡垒,选好用好带头人,探索适合焦作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发现储备一批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为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坚强保障。
石永拴代表结合报告,就金融机构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精准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特别是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作了发言。他建议各级政府更加关心重视金融工作,进一步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奖励激励机制,使金融机构规范运行,按经济金融规律办事,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张晓林代表说,听了报告,感到很振奋。报告中提出推进郑汴、郑许一体化和郑新、郑焦深度融合,推进郑焦深度融合,不仅要构建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作好产业支撑,更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协调推动。希望省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银行业回归本源,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
杨小林代表说,我省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多,总量大,但是大而不强,距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议切实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作好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和全省职业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现有本科院校的品牌提升和内涵提升。要加快高校的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把现有的学科研究平台做强做大。要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激发大学发展活力,真正为河南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周传良代表说,报告四处提到污染防治问题,作为企业负责人,有义务有责任为焦作和河南的节能减排作贡献。建议省里出台正向的环保激励政策,加大环保治理政策措施的协调力度,健全绿色环保调度和差别化管理制度,为企业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环境。
秦迎军代表建议省政府对郑州、焦作的产业定位综合谋划,明确推进郑焦深度融合的主管部门,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加密郑州西北方向的通道,实现跨河两市的联动发展和深度融合;陈泓代表建议省政府出台支持在用燃油汽车改装为液化LNG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全省各地市、县建成区和境内高速、省道沿线加气站的布局建设,打造绿色交通;毛文明代表、吕沛代表建议加快新焦济洛城际铁路建设,出台引人留人的政策措施;郜方正代表、马春明代表建议省里加快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我省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李建代表、李云峰代表、林聪代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就报告中提到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引进使用、推动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进行了讨论,建议省、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完善吸引、留住、激活人才的政策措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非公经济企业家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培养新时代坚定信念、有担当有作为的企业家队伍。
郭爱萍代表建议省里尽快出台城市公交运营的补偿政策,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李永真代表、王燕代表建议省里出台扶持政策,解决农业合作社融资难题,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冯富巧代表关注养老事业的发展,建议我省尽快出台养老方面的政策措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丁冬梅代表、王晚平代表、李艳芬代表就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