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至2017年,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投资企业11家,涉及21个境外投资项目,总投资44194.74万美元,其中,中方出资43205.57万美元,境外投资带动设备和产品出口84772.6797万美元。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有条件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开拓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市场。我市企业在境外投资按照国家来分涉及3个洲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欧洲4个国家有8家企业,在北美洲1个国家有6家企业,在亚洲4个国家和地区有7家企业。
境外投资从境内主体企业性质来看,全部为民营企业。我市境外投资从规模来看,投资额基本上呈逐年递增水平。2013年之前全市境外总投资287.05万美元,2013年境外投资200万美元,2014年境外投资268.7万美元,2015年境外投资850万美元,2016年境外投资22283.05万美元,2017年境外投资16720.2万美元。 2013年至2017年,我市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个,签订合同额10002万美元,带动设备出口3906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及承包工程累计外派劳务8678人,实现营业额18856.8万美元。
市商务局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科科长田茂盛介绍,我市企业境外投资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出口企业居多;二是以直接投资为主,合资或并购为辅;三是境外投资的国家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四是国际产能合作企业不断增加。
田茂盛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推进我市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是继续做好境外投资的宣传和引导工作,通过宣传培训、参加各类境外投资促进专项活动,提高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境外投资工作,出口型企业是我市境外投资的主力军,要选择在产品、技术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企业率先“走出去”,输出我市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带动产品、原材料和劳务输出;四是大力推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我市产能剩余企业到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建厂,延伸企业和产品的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