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近年来,马村区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联动机制,依托万方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两大招商平台,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招商,招商引资工作跑出了“加速度”,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中农联豫北国际农产品批发电商物流园、中梁地产集团总投资20亿元的综合体等大项目纷纷落户马村。
近年来,马村区转变招商观念,加大招商力度,培训招商队伍,完善服务机制,明确招商责任,已初步建立全区联动的招商网络,形成了集包装策划、推介发布、招商引进、管理服务、后续服务、以商招商于一体的良性循环招商机制,进一步夯实了招商基础。
从项目引进到落地,马村区推出了无缝对接服务,实行区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办事处、项目法人“四位一体”的工作责任制,从项目洽谈引进到开展全程服务,特别是对未落地的项目提供专人跟踪、定期联络、贴身跟进等服务,确保“项目一天不落地,工作一天不放松”。
对于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5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并网发电项目,该区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组织迁坟400多座并搬迁5个规模饲养场,原计划2年的工期仅用1年多时间就竣工且实现了并网发电。青岛昌盛项目负责人曹元荣感慨地说:“项目建设过程中,马村区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为我们创造了优良投资环境。可以说,这个项目提前竣工,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马村区是理想的投资之地!”
近年来,马村区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招商引资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招商引资小分队建设及代理招商网络建设、专门人才招聘、招商人员培训、重大项目策划包装、重大招商活动组织和招商系统建设、招商宣传推介等方面工作,把招商责任压实到相关招商引资单位“一把手”的身上。此外,该区对各街道、区直部门“一把手”实行“半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每季一通报”的动态考核办法;对各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分档竞赛,定期进行评比,严格兑现奖惩;将大中型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纳入奖励范围;严格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对招商系统工作经费的投入和奖励力度,并将政府奖励与招商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挂钩,充分调动该区招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对签约的每一个项目,该区都要编制工作计划表和时间表,对每一阶段要做的事和项目进展进行量化考核,并抽调招商、纪检、监察、财政、国土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建专门的督查队伍,深入各项目单位了解相关工作进展,确保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从而保证相关服务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