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发展之本,更是对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考量。近年来,有着良好教育发展基础的解放区,以发展教育强区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发展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中招成绩始终保持城区领先位次,且连续五年获得焦作市县(市)区教育质量综合奖一等奖。当前,全区中小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那么,是什么让解放区的教育质量一直处于我市“领头羊”的地位?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优先发展教育 加大各项教育投入力度
目前,解放区有中小学26所,教职工1700余人,中小学生近3万人。该区第十八中学、第二十中学、实验学校、第十九中学中招成绩全市领先,同时第十中学、第二十九中学呈现出赶超比拼、竞相发展的局面;学生路小学、环南一小、团结街小学、丰泽园小学、幸福街小学、焦西小学等小学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声誉。
那么,该区是如何实现各校既你追我赶又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呢?该区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加以推动。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全区学校在校舍、操场和校园面貌方面得到了根本改善。同时,持续加大教师招录力度,为打造教育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放区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设立教育质量奖,重点奖励为中招考试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质量意识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解放区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发展理念,激发教育内在动能,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解放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解放区,每年10月份全体教师都会迎来一次充分展示课堂教学水平的“盛会”。每年这个时候,解放区都会举行为期两周的“解放区中小学校校本教研集中展示”活动,这是对各个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一次“大考”,也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
“我们会抽取一个年级的一个学科,先让各学校的老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集体备课,然后再随机抽取部分教师走上讲台进行‘实战演习’。”解放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霞说,“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考察了教师的备课水平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水平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品质,而开展教育活动只是解放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解放区教育局鼓励和引导学校围绕“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这个目标,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并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今,第十八中学的课堂七段式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第二十中学的“一课二上三讨论”教学模式、环南一小的核心课程教学模式,都是解放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典范。
整合教育资源 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解放区不搞‘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而是要实现多校支撑、均衡发展、百花齐放的发展目标。”解放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小文说,“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实施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才能使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为此,解放区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区14所学校实现重组和集团化办学。2014年,该区实施了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重组和集团化办学:第二十二中学并入第十八中学,新星学校并入解放区实验学校,闫河小学并入团结街小学,民生街小学并入幸福街小学。同时,学生路小学合并西王褚小学,环南一小合并东王褚小学,实施集团化办学。
同时,解放区按照“地域相近规模相当,区域联动,资源互补”的原则,成立“南北教学协作区”,即将辖区内和平街小学、焦北小学等6所相互邻近、办学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学按区域分别成立南、北两个教学协作区,实施联合发展,促进校际间的横向交流。
协作区内的6所小学共同组织开展区域教研、教学活动,共同研讨协调制订教学活动计划,实现师资、管理、教学模式共享和互补,带动了协作区内各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发展优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发展目标,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打造教育强区,努力办让群众满意的教育。”解放区教育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