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根据已获批准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黄山风景区将启动有偿救援,对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陷入困顿或危险状态等情形求救的游客或驴友,将由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承担相应救援费用。
(来源黄山新闻综合广播)
近日,一则驴友遇难的消息让大众的视线再次聚集到如何整治驴友违规探险这一问题上来。据悉,此次遇难的驴友,在未办理入沟及登山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攀登四川四姑娘山景区的玄武峰,途中受伤失联,经过两天的搜寻,被发现时已无生命迹象。人们在为遇难者哀悼的同时,“违规登山”“救援困难”这些词句的反复出现也让大众不禁感叹:任性终究要有限度!
实际上,广大群众的感慨不无道理。就在今年1月2日,徒步穿越四川贡嘎山大环线的广东湛江籍驴友陶某失联,后被证实不幸遇难。出发前,陶某未到甘孜州体育中心和康定市教育体育局备案登记,实属违规徒步穿越。近年来,类似驴友因擅自进入景区未开发开放区域而遭遇不测的事件多有发生,景区及相关部门也对此违规行为明令禁止,然而一边屡禁不止,一边却事故频发。在此背景下,黄山风景区启动有偿救援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多方热议。在笔者看来,此举可谓是一记重拳,它明确地告知某些驴友:任性探险该休矣!
长期以来,我国景区都对遇险者提供无偿救援,并未对那些因违规行为而遇险的被救助者做出特别规定。事实上,每次救援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些费用也基本由景区和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然而我们看到,近些年景区越来越多的救援都是解救一些因不遵守景区规定而落入险境的驴友。对被救助者而言,这些危险本可以避免;对景区和相关部门来说,这些宝贵的公共资源本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但实际上却不得不以高昂的代价为某些驴友的任性埋单。这种现象何以长期存在?某些驴友何以屡教不改?不可否认,未使那些漠视规定的违规者感受到处罚的切肤之痛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某些驴友看来,违规探险也许会面临挨饿受冻等可能的危险,但即使遭遇险情,救援队也必将竭尽全力对其展开救援,而且事后也不必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这种违规成本低廉、责任明显缺失、变相纵容违规探险的情况,使一些驴友一再以身犯险,同时也无法让其尊重并珍惜救援人员的劳动。
此次黄山风景区正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有偿救援,正是向大众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违规探险并占用公共资源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而唯有戳到违规者的痛处,让其为自己的错误埋单,才有可能改变当前探险事故频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