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黄山风景区消息,该景区今年将启动有偿救援,对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陷入困顿或危险状态等情形求救的游客或驴友,将由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承担相应救援费用。
其实,有偿搜救早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黄山景区之前,就有一些地方试行过,但无一例外地在推出后饱受争议。不少人认为,公民遇险获得救助,是一项基本人权,景区作为营利机构,有责任对游客负责,包括支付搜救费用。于是,景区该不该救援、救援费用该由谁来承担,就成了一道“生命选择题”。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赞成有偿救援。但是,有人一旦遇险,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援,毕竟生命高于一切。至于救援费用事后分担,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有偿救援既给不听劝告不守规则的游客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还能节约有限的公共救援资源,一举两得。
@怀府侠客:让违规游客为自己的错误适度埋单是合适的。因为他们的任性,动用了大量公共资源,适当补偿也是应该的。
@东山谢氏:国家有规定,景区有提醒,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出了危险就求助于救助机构和人员,这分明就是“故意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只是有偿救援,没有额外处罚,已经足够宽容了。
@露丝独特:有偿救援能够让这些驴友读懂其背后的安全担忧,促使驴友在户外探险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安全风险,少一些冒险,从而有一个愉快的户外之旅。
@c万事胜意:有偿救援,加大违规的成本,是一种出于对游客人身安全善意的引导,更是对后来效仿者的一种警诫。此举值得大力提倡。
@活力的试试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不遵守规定,不计后果,任性乱闯胡为的人就得惩戒,有偿救援,理所当然。
@贵贵的蒲公英:对于那些因违反规定而陷入困境的游客,景区在进行救援后就应该收取一定的救援费用,这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提醒违规的游客,让他们意识到公共资源不是私人服务,任何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任性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大风1205:景区是商业运营,实行有偿救援未尝不可,但是可以像为游客买保险附带在门票上一样,把救援行为纳入保险中,这样一旦出现需要就启动救援保险程序,让救援成为常态项目才能真正做到保证游客人身安全。
【下期话题】
怎么看待网游
最近,浙江温岭的家长陈奕敏在媒体发布文章《被网游毁掉的孩子》,引发了大量关注。陈奕敏的儿子高一时迷上游戏,一断掉网络,儿子就离家出走或绝食,最终高考失利。陈奕敏努力了10年,才等到儿子从网游中走出来。有了这种切肤之痛,最近在看到一篇网游少年持刀抢劫的新闻时,他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有网友在陈奕敏的微博下留言:关键是做家长的没有教育好孩子,别来责怪游戏。还有人说,也有孩子玩游戏玩得好,功课依然好的。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