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昨日,全市2017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总结表彰暨2018年攻坚工作动员会召开,对我市今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统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攻坚战:优化结构、突出管控、开展行动
今年,省政府对我市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为:PM10年均浓度120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浓度73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211天以上。我市将通过优化三大结构、突出三项管控、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确保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市将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制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清洁取暖体系,确保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省定要求,完成今年省定“双替代”任务;启动城区46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完成10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
我市突出扬尘污染管控,将尽快成立市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统筹全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突出重点区域管控,强化沿太行山污染传输通道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8个产业集聚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沁阳、博爱煤场治理等重点整治任务;突出重点时段管控,提高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及综合分析研判水平,强化采暖季大气污染管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我市将开展工业企业特别排放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开展清洁城市专项行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全城清洁行动;开展打击劣质油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流动加油车售油、违规销售散装汽油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散煤治理专项行动,确保生产、流通、使用的型煤符合国家要求,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洁净型煤行为;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专项行动,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反弹回潮。
水攻坚战:抓好五大提升工程
今年,我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抓好五大提升工程:提升地表水断面水质、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提升饮用水源保护能力、提升水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重点抓好蟒河、大沙河、共产主义渠水质改善,加快孟州市蟒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孟州市南庄毛皮专业园区企业综合整合。同时,以沿河村庄生活污水、畜禽粪水、工业废水整治为重点,全面开展河道提升工程。
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全面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沁阳、孟州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其余4县基本完成黑臭水体的截污纳管、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实现水体无排污口、河道整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完成181个建制村整治任务。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今年年底前设施配套率在80%以上。
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完成总干渠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清河行动,完成河道两侧农村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封堵工作,完成河湖垃圾、杂物、违建清除及水面干净的“三清一净”工作。
土壤攻坚战: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
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三位一体,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城乡人居环境安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调查。严格管控各类污染源,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查,实施化肥和农药使用零增长计划。
将未污染和受轻微污染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开展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采用示范带动、整县推进等方式分批实施;实施轻中度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制订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方案;建成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土壤环境质量预警网络,提高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